妇产主治医师?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大纲要求
(一)妊娠合并梅毒
(二)妊娠合并淋病
(三)妊娠合并尖锐湿疣
(四)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五)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
(六)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
(七)妊娠合并艾滋病
(一)
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的影响
会导致带产生危害:
1、骨软骨炎及骨膜炎,尤以婴儿时期为甚。
2、肝脾肿大、间质性肝炎及骨髓外造血。
3、鼻炎、鼻梁下陷。
4、慢性脑膜炎、动脉内膜炎、慢性咽炎、中耳炎
梅毒的胎盘病理
大体:梅毒的胎盘大而苍白
镜下:见有粗大、苍白的“杵状”绒毛,间质增生,间质中血管呈内膜炎及周围炎改变,并见狭窄的血管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袖套现象”。
诊断
(1)根据有关性病接触及发病过程,仔细检查病变、临床特征,结合梅毒血清学检查及病原体检查综合考虑。
(2)初筛试验可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3)确诊试验多用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PHA)。
治疗
治疗梅毒的原则是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则。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及治疗。
1.孕妇早期梅毒包括一、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
①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10-15日;
②苄星青霉素万U,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若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1次,连服15日。孕妇禁止用四环素类药物。
2.孕妇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潜伏梅毒。首选青霉素疗法:①普鲁卡因青霉素81万U,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20日;必要时间隔两周后重复治疗为一个疗程;②苄星青霉素20万U,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3次。或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一次,连服30日。
3.先天霉毒脑脊液VDRL阳性者: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d),肌内注射,连续10-15日。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5万U(kg·d),一次肌内注射。若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7.5-12.5mg/(kg·d),分4次口服,连续30日。
考前十天,冲刺押题,一次全搞定
扫码获取??
(二)
妊娠合并淋病对妊娠、分娩、胎儿的影响
1.对妊娠各期均有影响:
妊娠早期——淋菌性宫颈炎,可导致感染性流产与人工流产后感染。
妊娠晚期——可致绒毛膜羊膜炎、宫内感染、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死胎、胎膜早破和早产等。
分娩后——产妇抵抗力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增高,易发生淋病播散。
2.对胎儿早产和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的胎儿易发生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死胎、死产等。
3.新生儿在经过产道时被感染——可致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甚至淋菌败血症,围产儿死亡率增加。
结膜炎若未及时治疗——可发展累及角膜形成角膜溃疡、云翳,甚至发生角膜穿孔或虹膜睫状体炎、全眼球炎、可致失明。
诊断
1.取尿道口、宫颈管等处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在多核白细胞内见到多个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
2.分泌物培养是目前筛查淋病的金标准方法,可见圆形、凸起的潮湿、光滑、半透明菌落,边缘呈花瓣状。取菌落做涂片,见典型双球菌可确诊。
治疗
原则:及时、足量、规范、联合(头孢菌素+阿奇霉素)
1.用药方案:首选——头孢曲松钠mg,单次肌注加阿奇霉素1g顿服。
DGI引起的关节炎皮炎综合征——推荐使用头孢曲松钠1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日1次,加阿奇霉素1g顿服,至症状改善后1~2日,再据药敏试验选择口服药物,疗程至少7日;
DGI引起的心内膜炎及脑膜炎——建议使用头孢曲松钠1~2g,静脉注射,每12~24小时1次,加阿奇霉素1g顿服,脑膜炎疗程10~14日,心内膜炎疗程至少4周。
2.淋菌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应尽快使用0.5%红霉素眼膏预防淋菌性眼炎,并预防用头孢曲松25~50mg/kg,单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三)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对妊娠及胎儿的影响
巨大尖锐湿疣——可阻塞产道。
妊娠期尖锐湿疣组织脆弱——阴道分娩时容易导致大出血。
母儿垂直传播——胎儿宫内感染极少见,绝大多数是在分娩经过产道时感染,少数可引起婴幼儿呼吸道乳头状瘤。
处理
产后部分尖锐湿疣可迅速缩小,甚至自然消退。因此,妊娠期常不必切除病灶。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
病灶小者——可局部用药(80%~90%三氯醋酸涂擦病灶局部);
病灶大且有蒂者——可行冷冻、电灼、激光等;
巨大疣体——可直接手术切除。
目前尚不清楚剖宫产能否预防婴幼儿呼吸道乳头状瘤的发生,因此,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不是剖宫产指征。
若病灶局限于外阴部——可经阴道分娩。剖宫产仅适用于:
①病灶广泛存在于外阴、阴道、子宫颈,经阴道分娩极易发生软产道裂伤而大出血;
②巨大病灶堵塞软产道。
(四)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尿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等传染,通过性交可以传染。
2、医源性传播可以通过输血、人工透析和器官移植等医疗措施传染。
3、母儿垂直传播
(1)宫内感染:孕妇血中的病毒可直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孕妇生殖道内的病毒可上行进人羊膜腔或沿胎膜外再经胎盘感染胎儿。
(2)产道感染: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经过孕妇的软产道,软产道内的病毒可以引起胎儿感染。(
3)出生后感染:病毒可以通过母亲的乳汁、唾液和血液等感染新生儿。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弓形虫病胎儿宫内感染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妊娠13周感染者为15%,26周感染者为44%,36周感染者为71%,但妊娠早期感染对胎儿影响最严重。
大多数宫内感染儿出生时没有明显弓形虫病特征,随后可逐渐出现肝脾大、黄疸、贫血及颅内钙化、脑积水和小头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还可发展为脉络膜视网膜炎、学习障碍等。
2.RV感染RV感染胎儿,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①眼: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小眼、色素性视网膜病等;
②心血管系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
③中枢神经系统:小头畸形、脑膜脑炎、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④感觉神经性耳聋:最常见的单个缺陷。
3.CMV感染原发感染孕妇——30%~40%可发生宫内感染复发感染者——宫内感染率仅为0.15%~2%。大多数宫内感染儿出生时无症状,仅5%~10%有症状。
早期主要表现为——FGR、小头畸形、颅内钙化、肝脾大、皮肤瘀点、黄疸、脉络膜视网膜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溶血性贫血等。
远期——可发生感觉神经性耳聋、视力障碍、神经功能缺陷、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和学习障碍等后遗症。
诊断
1.子痫抽搐通常有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史,在产前、产时、产后均可发生,无胎膜破裂因素,双肺听诊一般无啰音。DIC的检查一般无异常。
2.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心脏病史,有心脏负担加重的诱因,患者突发心慌气短,咳泡沫状痰,一般无抽搐、出血和肾衰表现。在心衰控制后症状能好转。
3.脑血管意外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有头痛、头晕,突然昏迷,可发生偏瘫。
4.癫痫患者往往有抽风病史,有精神因素的诱因。患者一般无DIC和肾衰。
5.其他非DIC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一般可找到明确的病因,无凝血机制的改变。6.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往往有高凝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表现,一般无出血。
处理
1.弓形虫病妊娠早期急性感染的孕妇,给予乙酰螺旋霉素每日3g口服,治疗7~10日。
注意:乙酰螺旋霉素很少通过胎盘,不能防止宫内感染的发生,但可降低垂直传播率;妊娠18周后感染的孕妇或怀疑胎儿感染者可以联合应用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注意:联合用药较单用乙酰螺旋霉素更能有效通过胎盘,杀灭TOX,减轻宫内感染儿合并症的严重程度。
2.RV感染和CMV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不推荐对RV及CMV宫内感染儿使用抗病毒药物。
需综合评估胎儿预后。
(五)
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分型
1.初感染的急性型
主要通过性交传播。经2~7日潜伏期,突然发病,自觉外阴剧痛,甚至影响排尿和走路。检查见外阴多发性、左右对称的表浅溃疡,表皮形成疱疹,经10日进入恢复期,病灶干燥、结痂,痊愈后不留瘢痕或硬结,此时机体产生特异IgM,此型病程约4周或更长,可能与孕妇体内淋巴细胞减少、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2.再活化的诱发型
孕妇于妊娠前经常出现外阴复发性疱疹,也有于妊娠初期出现疱疹的病例,均属于已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并潜伏于体内,因妊娠再活化而诱发。常见外阴有2~3个溃疡或水疱,病程短,一周左右自然痊愈。如果孕妇在妊娠早期(妊娠头三个月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首次感染上疱疹病毒,并且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容易发生流产或死胎。但近期也有研究认为风险并不太高,如果孕妇在妊娠晚期(妊娠的最后三个月),首次感染上疱疹病毒,病毒可传播给胎儿,使得新生儿易患上新生儿疱疹,这往往易导致新生儿死亡。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多数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在妊娠早期并不会引起自然流产或死胎发生率升高,但在妊娠晚期可导致早产。严重宫内感染者少见。
新生儿感染者:
40%——局限在眼部或口腔
30%——发生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2%——出现伴有多个脏器损害的播散性疾病幸存者中
20%~50%——出现严重发育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诊断
除根据典型病史和临床表现外,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依据有:
1.水疱液中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
2.将水疱液、唾液接种在人胚成纤维细胞或兔肾细胞,培养48小时即可作出判断,并可用免疫荧光技术证实。
3.在水疱底部刮片行Giemsa染色后,光镜下见棘突松解,有数个核的气球形细胞和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4.借助PCR技术扩增单纯疱疹病毒DNA,诊断可靠。
5.酶免法检测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中特异IgG、IgM,若脐血中特异IgM阳性,提示宫内感染。
治疗医学
无彻底治愈方法,治疗原则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HSV排放,控制其传染性。
1.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
2.局部用药阿昔洛韦软膏或霜剂局部涂布。
3.原发生殖道疱疹阿昔洛韦mg口服,每日3次,连用7~10日或伐昔洛韦1g口服,每日2次,连用7~10日;
4.复发生殖器疱疹阿昔洛韦mg口服,每日3次,连用5日,或mg口服,每日2次,连用5日;或伐昔洛韦mg口服,每日2次,连用3日,或伐昔洛韦1g口服,每日一次,连用5日。
(六)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妊娠、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可出现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等。
2.新生儿被感染——主要表现为眼炎与肺炎。
诊断
孕妇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诊断较困难,常需实验室检查确诊。
①沙眼衣原体培养:为金标准。
②抗原检测: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③核酸扩增试验: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
④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特异抗体IgG、IgM。
治疗
1.孕妇的治疗
阿奇霉素1g顿服;或阿莫西林mg,每日3次,共用7日;注意:不推荐使用红霉素。
2.对可能感染新生儿的治疗
红霉素50mg/(kg·d),分4次口服,共用10~14日,可预防CT肺炎的发生。0.5%红霉素眼膏或1%四环素眼膏出生后立即滴眼,对CT感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若有结膜炎可用1%硝酸银液滴眼。
(七)
妊娠合并艾滋病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许多疾病相混淆。
1.本病急性期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结缔组织疾病等相鉴别。
2.淋巴结肿大应与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特别要注意与良性性病性淋巴结病综合征相鉴别。后者淋巴结活检为良性反应性滤泡增生,血清学检查提示多种病毒感染。
3.本病的免疫缺陷改变须与先天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相鉴别。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病因疗法,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及一般支持对症治疗。
受HIV感染孕产妇若在产前、产时或产后正确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其新生儿HIV感染率有可能显著下降(8%)。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zidovudine,ZDV)对HIV母婴垂直传播的防治作用是肯定的,并且属于妊娠期C类药物,是唯一经FDA批准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
1.孕产妇治疗
(1)药物治疗:齐多夫定可降低HIV的围生期传播率。CD4T细胞计数/ml妊娠妇女,从妊娠14~34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mg,口服,5次/日)至分娩。分娩开始时,初次剂量2mg/kg,然后再按每小时lmg/kg持续静滴,直至分娩结束。
(2)其他治疗:加强营养,应用免疫调节药物干扰素、IL-2、中药香菇糖片等,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机会感染及肿瘤。有报道对HlV感染的孕妇,于孕28周左右,适当补充维生素A,可促进胎儿发育,降低HIV传播的危险性。HIV感染之孕妇,从分娩前开始,每隔6小时用0.2%洗必泰清洗阴道,可明显降低新生儿β族链球菌感染率。
2.分娩方式:剖宫产是否可减少分娩过程中HIV的传播,尚有争议。
3.新生儿治疗:
(1)产后8~12小时新生儿开始服用ZDV,每次2mg,每6小时一次,持续6周,其保护率可达67.5%。
(2)由于乳汁可传播HIV,因此,不推荐HIV感染之母亲作母乳喂养。
(高频考点)
一、单选题
1、重型病毒性肝炎孕妇口服广谱抗生素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肝炎发展
B、清除体内病毒
C、预防产后出血
D、防止DIC
E、预防肝昏迷
参考答案:E
2、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妊娠早期患肝炎致畸率增加
B、妊娠早期患肝炎易发展为急性、亚急性肝炎
C、妊娠晚期发病易并发妊高症
D、妊娠中晚期发病易诱发DIC
E、妊娠期发生病毒性肝炎致围生(产)儿死亡率增加
参考答案:B
3、妊娠晚期及分娩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对产妇威胁最大的是
A、易合并妊高症
B、易发生产后出血、DIC
C、易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
D、易发生早产,围产死亡率增加
E、易发展成重型肝炎,孕产妇死亡率增高
参考答案:E
4、下述何项不属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途径
A、粪—口传播途径
B、娩出时接触母亲产道分泌液或血液
C、母婴垂直传染
D、乳汁传染
E、密切生活接触传染
参考答案:A
5、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分娩期的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配血备血
B、产前注射维生素K
C、及时注射宫缩剂减少产后出血
D、注意防止发生产后DIC
E、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
参考答案:E
6、妊娠期合并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A、发生于妊娠早期时刻加重早孕反应
B、孕早期患病毒性肝炎的胎儿畸形发生率约增高2倍
C、孕晚期患急性乙型肝炎者,约70%发生胎儿感染
D、母亲HBsAg阳性,由于母婴传播,新生儿大多为阳性
E、产后出血率高
参考答案:E
7、产妇,28岁,患慢性乙型肝炎,40周妊娠剖宫产1男婴,家属欲确定此新生儿是否感染肝炎病毒,需行那种检查确诊
A、甲型肝炎抗体测验
B、血ALT测定
C、胆红素测定
D、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测定
E、肝脏B超检查
参考答案:D
8、孕妇,32周妊娠,3周前使用未煮熟的毛蚶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正、小便深黄色。/80mmHg,子宫底高度,胎心次/分,怀疑孕妇患有病毒性肝炎,首选以上哪种化验。
A、甲型肝炎抗体测验
B、血ALT测定
C、胆红素测定
D、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测定
E、肝脏B超检查
参考答案:A
9、对HbsAg(+)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后多少小时内尽早注射HBIG及乙型肝炎疫苗
A、24小时
B、36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一周
参考答案:A
10、重症肝炎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
A、子宫收缩乏力
B、软产道裂伤
C、胎盘粘连
D、胎盘植入
E、凝血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E
第十章妊娠合并糖尿病习题
单选题:
1、妊娠妇女尿糖阳性进一步的检查项目是()
A.尿常规
B.血常规
C.肾脏功能
D.空腹血糖
E.胰腺B超
参考答案:B
2、34岁,初孕妇,妊娠32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项阳性,诊断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经控制饮食后尿糖±。首选的处理措施是()
A.继续控制饮食
B.胰岛素治疗
C.行人工破膜术终止妊娠
D.缩宫素静滴引产
E.立即行剖宫产术
参考答案:A
(3-4题共题干)35岁,孕2产0,妊娠35周,1年前因妊娠5个月死胎而作引产术。产前检查:血压/80mmHg,宫高36cm,胎心率次/分.空腹血糖7mmol/L,尿糖(+)。
3、对此孕妇,不必要的处理是()
A.B型超声检查
B.OGTT
C.腹部X线拍片检查胎儿有无畸形
D.尿常规
E.自数胎动计数
参考答案:C
4、该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不必要的处理是()
A.按早产儿的原则处理
B.注意新生儿有无反应性低血糖
C.气管插管加压给氧
D.注意新生儿有无低血钙
E.早期哺乳
参考答案:C
(5-9共题干)初产妇29岁,G2P0,现孕35周,既往孕24周因脊柱裂胎儿而行引产1次。此次妊娠早期经过顺利。妊娠32周时超声检查发现羊水过多,胎儿大于妊娠周数,未见明显畸形。孕妇体态肥胖,近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
5、本例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胎盘早期剥离
B.胎儿消化道发育异常
C.妊娠期糖尿病
D.母儿血型不合
E.风疹病毒感染
参考答案:C
6、为明确诊断应首选的项目是()
A.血脂系列检查
B.夫妇双方血型检查
C.血清病毒系列检查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E.抽取羊水行AFP检查
参考答案:D
7、明确诊断后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抗生素预防感染
B.控制饮食治疗
C.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D.磺脲类降糖药试行治疗
E.胰岛素试行治疗
参考答案:B
你做对了吗?
更多冲刺题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