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每年因用药不当致死的人高达20万,因用药不当而住院的超过13万,其中每年约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约名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
“药不能停”已经成为网络用语,大家互相调侃,却不知“药不能停”背后的危害足可以毁掉中国几十万个家庭。
轻者是一些难以察觉的副作用,严重者是失聪,最坏的结果是致死。这些数字,是我国乱用药现象的一个总结。
之前,在限输令未颁布的时候,大家是大毛病小毛病统统输液,医生要是不给输液,病人还理直气壮求着要输液呢!
据统计显示:我国抗生素年使用量最高16.2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不需要输液的53种病
内科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疾病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儿科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疾病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一日三次是指三餐后服药吗?
吃药正确示范:
以两种常见抗感染口服药为例:
头孢拉定胶囊
主治: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呼吸道感染等。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0.25-0.5g,每6-8小时一次,一日不超过4g。
以上就是典型的一日三次服用,若是按照一日三餐饭后服用,药物浓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白天药物浓度高,夜里药物浓度低,治疗效果也就达不到预期目标,这个时候喊天喊地也没用了,但是,你可以喊医生,医生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一直被列为儿童一线用药,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肺炎、中耳炎等都可以来一盒。
用法用量
治疗中耳炎、肺炎等第一日10mg/kg顿服;第2-5日,每天5mg/kg顿服或按照下表服用。
治疗儿童咽炎、扁桃体炎,第一日10mg/kg,顿服;第2-5日,一日5mg/kg顿服。
注意事项
据中国药典版建议:餐前1小时,餐后2小时服用,进食会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
以上就是餐前餐后服药大不同的典型例子,所以服药任何药物前记得询问医生或药师后再服药。
除了抗感染药物,降糖药、降压药、胃药、精神类药物等均有不同的讲究,例如降糖药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抗抑郁药在清晨服用,胃药有睡前服用、餐前服用、餐后服用、空腹服用等多种服用方法,切不可慌乱之中,不是医生,却给自己开“医嘱”。
END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