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dquo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孩子冷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782213.html

最近气温悬崖式下跌,很多爸爸妈妈都在赶忙给孩子添衣,预防感冒。

尤其是姥姥、奶奶等老一辈带娃的家庭,那场面简直了,里三层外三层中间还得来三层......

最近一段奶奶给一岁半的孙子穿9件衣服的视频走红了

有不少网友都勾起了童年回忆:“有一种冷是奶奶觉得你冷,想起自己的奶奶了。”

一到冬天,把孩子裹成粽子,就好像是全国统一、约定俗成的「惯例」

给孩子穿太多衣服,多数发生在中年女性或者奶奶姥姥带孩子的家庭身上。

一般中老年女性体质寒凉,天气一降温就觉得身体寒冷,因此也觉得孩子冷,总是在给孩子增加衣服。

但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是怕热不怕冷的,且经常处于“永动机”的活动状态,所以大人的穿衣标准并不适用于孩子。

心意总归是好的,但最近是孩子感冒发烧的高发季,儿科医生也经常提醒大家:

孩子冬天“穿太多”,更容易生病!

孩子冬天穿太多

小心这些毛病自动找上门

孩子穿太多最容易导致的就是感冒发烧!

有些家长可能会纳闷:“穿多衣服保暖,为什么还会感冒发烧呢?”

原理很简单,穿衣太多、穿脱不方便,汗一直在后背湿了干、干了又湿,就会增添感冒的几率。

并且,孩子长期习惯穿太多衣服,耐寒能力弱,加之缺少运动,抵抗力也容易下降。

在感冒发烧高发的季节,也会比一般孩子更容易“中招”。

除了感冒发烧,还有很多“隐形病”会找上门来,家长一定要注意!

穿多?热量无法散发?高热、晕倒

孩子小小的身体限制在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衣服里,身体产生的热量会出现无法散发的情况。

长久的高温会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这就是在冬季孩子身上频发的「捂热综合症」,会导致脑部受损、智力低下等情况!

除了穿太多衣服,晚上睡觉时被子盖太多层太厚也很容易会导致捂热综合征,严重的更会危及生命健康!

穿多?汗多?皮肤疾病

学校里游戏多、活动量大,而且孩子本身就好动,穿得太多,后背很容易会出汗。

不及时穿脱、闷出一身汗,当汗管堵塞,皮肤透气差,这样一来,毛囊炎、脓疱疮等皮肤疾病就自动找上门来了。

穿多?尿少便干?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疾病

孩子穿得多,自然出汗会增多,汗液的出现会夺走体液,而导致排尿减少。

排尿减少还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了对尿道口粘膜的刺激和损伤,造成外阴炎或龟头炎。

而外阴炎清洁不佳,感染逆行,可造成泌尿系感染,孩子就会出现尿尿时会刺痛的情况。

孩子不爱主动喝水,喝水少出汗多,还会导致大便干燥,大便变粗变硬,容易造成排便困难和便秘、食欲不振的情况。

穿多?活动不便?骨骼发育问题

在幼儿园、学校里的户外活动会比较多,把孩子裹成粽子,小胳膊、小手动一下都觉得费劲,就会懒得动。

在这么重要的生长发育期间,缺乏运动量也会影响骨骼发育问题。

行动不便还很容易出现绊倒等情况。

爱孩心切的家长和老人们,一定要及时意识到这个问题,降低孩子生病的几率!

孩子冷还是热

摸这两个地方就知道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家长、老人一摸孩子的手冰冰凉凉的,就觉得孩子肯定很冷:

“小手这么凉,肯定是衣服穿不够!”

孩子手脚发凉有时并非是因为冷,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小血管收缩和舒张。

并且小手手长期暴露在外,这样就会出现体温正常,但手脚发凉的现象。

所以通过摸手的温度来判断孩子是冷还是热,其实是不准确的。

那怎么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孩子冷不冷,是否需要减衣或者添衣呢?

前段时间带孩子去看儿科门诊,医生教了我两个方法:

第一:摸

爸爸妈妈可以把手伸进去摸摸孩子的锁骨、背部、后颈部:

如果是温热的,则说明衣服穿得刚刚好;

如果是冰凉的,则代表需要添衣了;

如果后背有汗或者湿润,就要考虑减去1-2件;

如果爸爸妈妈怕自己手太冰凉冻着孩子的话,可以只用食指去摸,感觉会更灵敏精确。

第二:看

先看孩子的脸色:

如果孩子脸色苍白呈青灰色,不如平时那么红润,有可能孩子已经感觉到很冷了。因为体温降低,流到皮肤的血液就会减少,脸色就会变得苍白。

再看孩子的状态:

如果孩子开始耸肩、缩脖子,恨不得整个身体都缩在一块,这是在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很冷。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的脸色变了,又开始耸肩缩脖子,爸爸妈妈可以结合摸后颈部的方法判断是否需要给孩子加衣。

天气寒冷

这样给娃穿衣服才靠谱

据说今年是6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尤其是在遭受“魔法攻击”的南方家长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给娃穿衣服才不容易生病了。

怎么给娃穿衣服的确是个技术活儿,我结合自己的养娃实战经验和医生给出的建议,给大家捋了几个简单方法:

第一:参考穿衣公式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26℃左右,一位杭州的儿科医生总结出一个穿衣公式:「气温+衣服增加的温度=26℃」

而常见的衣物能增加的温度大概如下:

比如:当天气温为10℃时,则孩子需要增加的温度需为16℃。

则需穿一件厚款羽绒服+厚羊毛衫+抓绒衣(可以在最里面穿一件透气吸汗的打底衫),以此类推。

不够直观的话,我再来给大家来一个穿搭技巧:

25℃左右,穿长袖衬衫或者薄T恤;

20℃左右,打底内衣+长袖T恤+马甲;

15℃左右,打底内衣+毛衣+风衣;

5-10℃左右,外穿一件正常厚度棉衣,毛衣+打底内衣;

0-5℃左右,带帽羽绒服+马甲+毛衣+打底内衣;

第二:「洋葱式穿衣法」

有的妈妈可能就会抓狂了:“有时候早上出门8℃,中午一出太阳就22℃了,这样怎么穿衣服啊?”

这时候「洋葱式穿衣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根据气温的变化和需求一层层地随时增减。

内层: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服;

中层:保暖类型的衣服,羊毛羊绒纯棉的材质较为适宜;

最外层:具备防水防风的衣服,最好是带拉链的;

上衣和夏装同理,最多不超过3条裤子,可以是秋裤搭配内里加绒的裤子/羽绒裤。

再搭配帽子、手套、围巾等小配件,以应付天气变化,好看又保暖。

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不要给宝贝选择过于厚的保暖内衣,避免因汗水积聚后冷却而着凉。

第三:教孩子自己穿脱衣服

孩子3岁后,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学校里度过。有时候老师可能顾不了太多孩子,就需要孩子自己动手。

所以平时在家里就要多锻炼孩子自行穿脱衣服、穿袜子穿鞋子......也可以教孩子一些穿衣小技巧?

同时,也要给孩子选择一些方便穿脱的衣服,比如开襟衫,有松紧带的。

不要选择束腰束腹、领子过于紧的衣服。太难穿脱的衣服,孩子想脱也脱不了,再热也只好一直穿着了。

其实,给孩子穿衣服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公式可以%地遵循,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判断。

还要结合孩子的体质、当天状态、天气、健康问题等因素去及时调整,确保宝贝舒适温暖。

看完这篇文章的家长们,赶紧把文章转发出去,避免更多孩子在这个季节“中招”。

如果家里是老人帮忙带娃的话,更要好好地提醒他们哦~

本文作者:Amy妈,豌豆思维(ID:vipthink01)特约作者。专注于3-10岁少儿数理逻辑思维培养,百万中国家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dgc.com/wyycs/12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