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这两种糖尿病的原因是不同的。
当然,严格说糖尿病的病因并不是非常清楚,更何况就算是同一类型,病因也有不同。
大体上说,遗传和环境决定了糖尿病的发生。
主要是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者两个因素同时存在,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
一、糖尿病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对于1型糖尿病来说,几乎可以说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已经发现有50多个遗传变异与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对于II型糖尿病,也发现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已经发现多个遗传变异与II型糖尿病或高血糖发生的风险相关。
但是对于II型糖尿病,遗传基因,只是给身体一个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基因,并不是一定就会发生糖尿病。最终是不是发生糖尿病,还和环境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已经非常明确,导致II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生活方式。
2、体外因素:
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这些病毒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并可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损伤胰岛β细胞,从而导致1型糖尿病。一些化学毒物如灭鼠剂吡甲硝苯脲等,也可导致胰岛β细胞的破坏,从而诱发1型糖尿病。
体外因素,对于II型糖尿病影响巨大,甚至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年龄增长、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等等都是导致II型糖尿病重要的因素。
3、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在体外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免疫系统对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发动攻击,即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和消失并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缺乏。从而导致糖尿病发生。
简单说遗传决定了我们是否发生1型糖尿病,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肥胖、久坐不运动、高糖高油高热量饮食等等会诱发II型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前期征兆
糖尿病初期,或叫早期,大部分是没有征兆的,如果非要说有,那么相对来说1型糖尿病征兆比较明显,II型糖尿病没有明显征兆。
1型糖尿病的征兆:
1型糖尿病可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如果青少年出现这些三多一少的征兆,一定及时查查血糖,而少数患者可能会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急腹症为首次发病表现。
II型糖尿病征兆:
绝大多数II型糖尿病,没有征兆,都是在常规查体,或检查别的疾病的时候发现血糖升高。
尤其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高血压等人群,一定要定期查查血糖,随着长期血糖升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可能出现视力改变、皮肤感染、外阴炎(女性)、包皮炎(男性)、牙龈炎等。有些患者可有低血糖表现,即在餐后3~5小时后出现心慌、恶心、出冷汗等症状。
如果长期没有发现糖尿病,接下来就可能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肾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末梢病变等等问题。这时候就不叫征兆,而叫并发症,这时候已经造成了脏器损害,说明发现已经晚了。
所以,发现糖尿病,不能靠所谓的征兆,一定要定期查查血糖,排除糖尿病。
三、如何预防糖尿病
总之,1型糖尿病主要是遗传导致的,II型糖尿病虽然也和遗传有关系,但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才会激活这个基因,唤醒糖尿病。
所以,为了您的健康,一定要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坚持适当运动。
另外也可以通过功能医学方式预防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四、那些人群需要预防
1、家族病史: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II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
2、肥胖人群:
II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肥胖的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
3、三高人群会有更高的患糖尿病的风险,特别是甘油三脂高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孕期曾出现过高血压、高血糖的女性,产后或者二胎时也容易患上糖尿病。
4、中年以上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各项功能会有所减退,加之中年人群所积累的不利因素大都比青年人群要久要多,而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有长期积累的中老年人群,其患糖尿病的概率自然会相对较高。
5、不良习惯人群:
吸烟者、缺乏运动者、高热量饮食习惯的人、食用过多糖类和淀粉的人等这些人群也是非常容易得糖尿病的。
6、中国北方人群:
根据年发表于BMJ杂志上的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北方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这与北方人重口味、饮食油腻、酗酒、不爱运动等生活习惯相关。
除此之外其他人群也需要提高预防糖尿病的观念,总之饮食、运动、舒压、睡眠与疾病有很大的关系,80%以上的疾病都是可以提前预防,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一定要深刻谨记。
五、案例分享
基础信息:
孙先生,男,55岁
初诊II型糖尿病确诊20年(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伴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平时用餐不规律,以素为主,20年吸烟史,嗜酒史10年,无运动习惯;
诊断结果:
II型糖尿病,能量代谢障碍,消化功能下降,肠道菌群严重失衡,机体内环境毒素超标,荷尔蒙失衡。
功能医学干预方案:
1、内环境调理;2、机体器官修复;3、系统功能重建;4、康复巩固
症状改善:
1、精神状态好转,气血提升,自觉精力充沛,同时健忘的问题大大改善。2、睡眠改善,睡眠夜醒次数减少,深度睡眠时间延长,晨起疲劳感减轻。3、大便原来腹痛腹泻,便秘胀气现象缓解,目前大便每天一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