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即日起我院停止门诊成人患者静脉输注抗

根据苏卫办医政()2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及“如皋热线”发布的从七月医院、医院、如皋市三院、四院、医院等禁止门诊成年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我院决定从年7月1日起停止门诊成年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若不属急诊范围,又一定要求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患者,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很早提出的基本用药原则,在现实中却严重“跑偏”。一般来说,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也是国际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局部刺激、溶血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容量负荷等,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ADR)占不良反应总数的57.8%。据统计,年我国共生产亿瓶静脉输液液体,相当于人均8瓶,远超过国际人均2.5-3.3瓶的水平。中国安全注射联盟报告,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约39万人,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输液,95%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弊端:输液存在的潜在危险1.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发生率要远高于口服药的不良反应。2.输液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静脉通道打开后,各种细菌病毒可能由此入侵。3.输液时往往会在液体里加几味药,这几味药要是配伍不当,对于病患来说也会有危险。4.容易造成抗生素滥用,医药费用支出增加。

关键原因停止门诊输液的原因是为了控制抗生素滥用。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门诊输液率高达60%至70%,人均抗生素使用量是国际水平的10倍左右,其中八成左右患者根本不需要使用带有抗生素的药物。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很可能感染上几乎对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

无需输液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9.高血压亚急症10.慢性浅表性胃炎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3.轻度结肠炎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17.急性膀胱炎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19.单纯的房早、室早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无需输液疾病: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3.轻度软组织挫伤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5.浅静脉炎6.老年性骨关节炎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9.慢性劳损性疾病10.慢性膀胱炎11.慢性前列腺炎12.前列腺增生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14.精囊炎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无需输液疾病: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4.前庭大腺囊肿5.阴道炎、外阴炎6.原发性痛经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无需输液疾病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2.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本次“限输令”主要医院(医院)。也就是说医院医院进行输液治疗,另外:小儿输液不在此范围内、小儿输液不在此范围内、小儿输液不在此范围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dgc.com/wyyhl/1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