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过要等一年,女性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开始了

女性三伏灸

夏三月…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这是夏季节气之应,是人体鼓舞阳气,加速生长的时节,所以圣人们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契合万物生命所需,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从根本上顺应自然规律,天人相应。

夏至已过,三伏将至,中医理论认为:“三伏天”之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腠理开泄,皮肤松弛,毛孔开张,经络气血趋于体表,运行流通充盈。如果此时在体表以辛温驱寒、温经通络的艾灸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鼓舞阳气,驱散体内积寒,疏经络,通气血,理阴阳,调脏腑,达到标本兼治、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也有以下问题,不防在这个夏天来中医科扶阳祛寒,冬病夏治,顺应时令。

痛经

之温肾暖宫灸

痛经尤期是青春期发生的原发性痛经,与体质有密切关系,由长期贪凉饮冷、缺乏运动,作息失调引起,阳虚质、血瘀质在痛经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在三伏天进行温肾暖宫灸治疗,此时人体腠理开泄,自然界阳气最旺,被认为是驱散寒邪内伏的最佳时期。艾灸可协助激发人体阳气,助阳散寒、温通经络,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慢性盆腔痛

之散寒化瘀灸

慢性盆腔痛是困扰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其病因主要为寒湿凝滞。通过艾灸可达到温经祛湿、理气化瘀,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有利于抑制结缔组织增生,配合多种治疗方法共同治疗,迅速缓解症状,标本同治,取得满意疗效。

失眠

之安神助眠灸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饮食不节、情致失常、劳逸失调、素体体虚等原因均可导致不寐,本病总属阴阳失交,阳虚不能入于阴。夏季阳气旺盛,容易加重阴阳失衡,失眠更甚,艾灸通过燃烧的热力作用于人体,可畅通气血,助阳入阴,起到阴阳调和的作用。

亚健康

之体质调理灸

阳虚质是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阳虚质是人群中常见的体质之一,它是形成许多疾病的体质基础。主要表现为舌有齿痕,手足不温,易疲劳,倦怠,精神不振,腹胀,气虚便秘,或腹泻,女性白带清稀,腰酸,小便清长等。体质偏阳虚者择时于四时阳气最盛之三伏天施治,对改善偏颇体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灸时间

伏前预热灸:7月6日-7月15日初伏灸时间:7月16日-7月25日中伏灸时间:7月26日-8月14日末伏灸时间:8月15日-8月24日

加强灸时间:8月25日-9月4日

Tips:为了顺应天时,治疗时机一般确定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1天,习惯上认为“三伏”的第1天是最佳时机施治效果最好。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做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治疗,每两次治疗之间间隔10天。

福利来啦!

为加强三伏灸的治疗效果,

凡于中医科行三伏灸治疗的患者

根据病情均随治疗赠送扶阳贴三次

扶阳贴由温经通络、扶正助本的中药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扶阳补虚的功效,主要用于因寒导致的各种疾病,如胞宫寒冷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瘤、宫腔黏连等疾病或平素自觉腰腹四肢寒凉、疲劳头晕等亚健康状态的养生调理。需注意孕妇或者贴敷局部皮肤异常则不宜行贴敷治疗。

预约流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dgc.com/wyyhl/15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