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阴营养不良

一.概念:是一种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病变成局灶性、多发性或对称性,病变早期呈暗红色、粉红色或白色;晚期可出现苔藓样变,似皮革样增厚。

三.分型:

a.增生性营养不良:鳞状细胞上皮增生(与外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和阴道排出物刺激有关)

b.硬化性苔藓:任何不明原因的瘙痒,长期抓挠后亦可导致鳞状上皮增生,称之为慢性单纯性苔藓(自身免疫疾病,基因遗传等有关)

c.混合型营养不良。

四.妇科查体:

1.外阴:已婚式,阴毛分布呈女性型,外阴稍萎缩,双侧大阴唇变薄,弹性差,皮肤颜色变白,左侧大阴唇表面见少许脱皮。

2.阴道:通畅,黏膜完整,分泌物量少,透明,无异味。

3.宫颈:光滑,无肥大,质中,无举痛。

4.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度可,无压痛。

5.附件:双侧软,无压痛与反跳痛,未见明显包块。

五.实验室和组织学检查:

1.白带常规

2.分泌物培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

3.外阴组织阴道镜下活检。(外阴硬化性苔藓)

六.诊断和诊断依据:

1.诊断:外阴硬化性苔藓。

2.诊断依据:

①外阴持续瘙痒,逐渐加重;

②外阴稍萎缩,双侧大阴唇变薄,弹性差,皮肤颜色变白;

③外阴组织阴道镜下活检:外阴硬化性苔藓。

七.鉴别诊断:

1.老年性生理性萎缩:仅见于老年妇女,无瘙痒症状,外阴皮肤的萎缩情况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相同。

2.外阴白癜风:外阴皮肤出现界限分明的发白区,表面光滑,质地完全正常,无任何自觉症状。

3.阴道炎及外阴炎:外阴皮肤增厚,充血或发白,外阴或阴道瘙痒伴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检查可见病原体,炎症治愈后瘙痒及皮肤改变逐渐消失。

4.外阴癌:主要见于绝经后妇女,表现为长时间持续久治不愈的外阴瘙痒及不同形状的外阴赘生物、溃疡,可行外阴组织学检查确诊。

八.治疗原则和方案:

1.治疗依据:持续外阴瘙痒,影响日常生活,无药物禁忌症。

2.治疗方案:

①一般治疗:如穿棉质宽松内裤,每日清洗一次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忌食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②药物治疗:

a.增生性营养不良:2%丙酸睾酮mg+氢化可的松软膏1支,混合使用,擦后稍按摩,3次/日,6周/疗程;后期症状好转,逐渐减量,1周一次维持。

b.顽固性瘙痒,表面用药无效:曲安奈德混悬液皮下注射。

c.幼女硬化性苔藓:1%氢化可的松软膏或mg黄体酮油剂+30mg凡士林油膏或软膏中途擦局部,需定期随访。

③物理治疗:如二氧化碳激光,冷冻等治疗。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舵渶濂?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鐨勬渶濂藉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dgc.com/wyyhl/7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