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把报纸装进手机—
桂林日报社官方 那么,在卫生计生部门并未作强制统一安排的背景下,作为桂林首家吃“螃蟹”的医院,到底为什么要撤销门诊输液室?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医院该如何做?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
试运行一周期间,
门诊抗生素使用量降三成
“不管感冒发烧,医院挂两瓶。”
市民蒋郁平时头疼感冒,常去医院门诊挂吊瓶(输液)。可是8月8日下午,当他来到该院门诊要求挂吊瓶时,医生告知他,从8月1日起,医院门诊已经取消门诊输液,“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医生给他进行了耐心解释:过度依赖静脉输液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对人身体会产生更大的害处。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医院门诊看到,这里的成人输液室空荡荡的,原来占据近平方米的60多张输液椅子全部撤走了。
医院门诊成人输液已经撤销。记者支荣摄
“经过早期的酝酿和工作筹备,医院于8月1日起试运行“取消门诊输液”措施,从试运行效果来看,门诊抗生素的使用下降了33.8%,急诊输液没有因此增加。”医院门诊部主任钮晋红介绍,虽然国家没有强制要求一定取消,但很多有识之士主张和倡议取消门诊输液,主要考虑到减少滥用抗生素、倡导合理用药问题。门诊输液取消之初,许多来院患者不能理解,医院对患者开展了宣传教育,慎用输液的科学治疗方式获得多数患者认同。
医院的成人输液室。记者支荣摄
二
改变“求输液”观念,
很多疾病不需要输液
去医院不吊瓶子了,吃瓜群众们想问——
对门诊正常诊疗有影响吗?
医院院长杜振宗:
对门诊正常诊疗影响不大!
取消门诊成人输液有利于引导患有普通疾病的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降低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减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取消的同时,医院也将加强对门诊输液行为监管,严控门诊输液尤其是门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指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患者“求输液”观念根深蒂固。事实上,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输液,口服药物后3~7天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经济、方便。但不少患者对此并不认同。
医院中心治疗室陈美娟护士长说,以前,成人输液室都是爆满,可谓一“座”难求。许多患者一来就说挂吊瓶,当医生诊断后解释不需要输液时,患者还跟医生急眼了。对此,医务人员只好反复给患者做相关解释工作。
吃瓜群众又有疑问——
确实需要输液的患者,医院该如何诊断呢?
医院门诊部主任钮晋红:
一是对门诊必须输液的患者由医生严格诊断,确诊后收住院或到急诊科进行输液留观;
二是鉴于孩子体质弱、发病快等原因,保留儿科门诊静脉输液;
三是要求门诊医生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和沟通工作,严禁将不符合输液条件的患者轸诊到急诊科。
那么,什么叫不符合输液条件?钮晋红表示,不符合输液条件,打个比方,比如说抢救,或必须要静脉用药才能解决的病情。一个成年人如果只是普通感冒,口服药就可以了,但如果伴随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才允许输液。老人和小孩也是这样,如果一般的发烧口服都能解决,就没必要静脉输液。总言之,是否输液由医生严格诊断,请患者遵医嘱。
三
医院门诊输液治疗,
将成为“医改新趋势”
据了解,从近几年开始,全国多地纷纷控制或医院门诊输液治疗。
截至年10月,江苏、安徽、江西、渐江、湖北等16个省已经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甚至全面取消。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成为“医改新趋势”。各地取消门诊输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要解决抗生素滥用问题。对于我市出现首医院做法,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认可。
这位负责人表示,尽管当前国家和自治区对于取消门诊输液并没有作统一的安排,但这已经是医改新趋势。取消或减少门诊输液的做法确实要提倡,“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治疗手段应与病情相适应,这是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当前,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输液只会让治疗的副作用激增。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静脉输液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彻底改变,需要医疗机构和患者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医院方面来说,要逐渐改掉动辄输液、滥用抗生素这样的诊疗模式。市民过度依赖抗生素治疗观念也需要逐步扭转。符合指征的输液才输,在此基础上,医院门诊的集中输液。现在卫生计生部门正在推进分级诊疗,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医院医院联动,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常见病患者留在基层。与此同时,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加强对滥用抗生素的整治力度,有效遏制抗生素滥用现象发生。
相关链接:
你知道吗,这53种疾病不需要输液
(安徽省卫计委公布)
1
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心律失常)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2
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3
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4
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桂林晚报》记者支荣通讯员张超群罗宁飞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