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河池一名4岁女童被家长发现内裤总是“脏脏的”,经过医生检查后发现,女童的阴道内居然有一个长5厘米的发夹……
▲从女童阴道内取出的发夹
到底是怎么弄进去的?
4岁幼女私处取出发夹
半年前起,小唯(化名)偶尔会悄悄告诉妈妈,她觉得"屁屁"很痒,妈妈检查后发现小唯的内裤很容易变"脏",内裤上附着着较多的分泌物,颜色偏黄,偶有异味。
妈妈很担心一再追问,得到的回答也只是孩子的"屁屁"很痒不舒服。这么小的女孩怎么会有这种情况?
小唯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外阴炎",医生进行了抗炎感染治疗后有所好转。但小唯的内裤上依然有较多阴道分泌物、且外阴瘙痒反复发作,妈妈便把小唯带到了广西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
▲宫腔镜手术下看到的阴道异物
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小唯的阴道内有异物,通过宫腔镜手术下看到的阴道异物居然是一枚发夹。医生通过手术把发夹取出发现,这枚长5厘米的发夹已经生锈的。这枚发夹是小唯3岁半时妈妈买给她的,但面对妈妈和医生的询问,小唯对于发夹是如何进入体内表示已经记不清了。
医生经周密计划,精心设计手术,通过纤细的内镜,成功为小唯取出阴道异物,并成功避免了外阴及阴道的损伤。
应该重视女童性别教育
广西妇幼保健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黄飞凤介绍,一般来说,当遇到阴道出血、排液的幼女,或幼女内裤上有异常分泌物,如分泌物增多、颜色发生变化等,应考虑有异物遗留的可能性。尤其是顽固性外阴、阴道炎、久治不愈者更应引起家长注意。
▲网络图片
据了解,每年都有幼儿因各种原因体内进入异物的病例。黄飞凤提醒广大家长,儿童对身体产生好奇是一种自然反应,大人无需以有色眼光去看待,不妨坦率自然地回答孩子提出的疑惑,正确引导。
同时还要重视儿童期的性别教育,培养儿童正确的卫生习惯,同时要培养孩子的防范意识,特别是谨防女童自己或者由旁人在私处放置异物。
说起性教育,做父母的总有些羞于启齿。这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观念里,有个思想误区,误把“性教育”理解为“生理卫生”或“性行为教育”。
实际上,宝宝的性别认知、正确的如厕姿势、安全隐私教育等都是性教育的内容。
除了教宝宝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构造,性教育也为了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的身体、性别以及角色,更好的适应社会规则。
性教育别只是告诉孩子
“身体不能让人碰”
?大家都爱看
?权威发布!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