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外阴炎应对方法
产后感染也叫产后热,是由产后致病菌侵入生殖器官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发生在产后24小时至产后10天,是妈妈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
外阴部在生理解剖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它的前面是尿道,后面是肛门,中间是阴道,局部皮肤常被尿液、阴道分泌物浸润,较易污染,产后分泌恶露,月经纸垫与外阴摩擦,易使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肿胀,加之产后抵抗力低下,常因局部皮肤损伤和产后调养失当引起细菌的感染而发炎。
防治方法:
①经常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大小便后用纸擦净,应由前向后擦,大便后最好用水冲洗外阴。
②恶露未净时,应勤换月经纸和月经带,勤换内裤,若局部有创伤擦损,可用金霉素油膏、红霉素油膏涂搽局部。
③假如发现外阴部有红色小点突出,可在局部涂些2%碘酒。注意只能涂在突出的部位,不要涂到旁边的皮肤。少数人对碘酒过敏,不能涂搽。假如为脓点,可用消毒针头挑破,用消毒棉签擦去脓液再涂上抗生素油膏。
④假如外阴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局部可用热敷。最好用蒲公英50克,野菊花50克,黄柏30克,大黄10克,煎水,洗涤外阴,或坐浴15分钟。口服抗生素等消炎药。
⑤假如局部化脓,除上述处理外,可用蒲公英30克,大黄15克,煅石膏30克,熬水,坐浴,有收敛、杀菌、解毒的作用。
⑥假如患慢性外阴炎,局部皮肤瘙痒,绝不可因瘙痒频繁用热水烫洗,热烫虽能暂时止痒,但因反复烫洗,而使局部皮肤受到损伤,过后会愈来愈痒。可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用中药黄柏50克,土茯苓30克,地肤子30克,花椒10克,煎水,坐浴,坐浴后可用0.%地塞米松冷霜涂搽局部。
⑦患外阴炎后应忌食辛辣、醪糟等刺激性食物,而宜吃清淡又富于营养的食品。
通过以上对“产后如何有效防治外阴炎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方面的问题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个人在发生疾病后往往会有恐慌情绪,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疾病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