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么是产后会阴水肿?
产后会阴水肿(perineumedema),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会阴部充血水肿、触痛、波动感、弹性差、血液回流受限[1-2]。严重的会阴水肿局部组织张力高,易压迫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给产妇带来心理障碍,从而恐惧排尿、排便,引起尿潴留、便秘、会阴感染、产后出血等,直接影响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子宫复旧以及母乳喂养[3]。这些症状对产后女性来说严重的影响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对新生儿的哺育,是一个难以启齿的大问题!因此,预防和减轻产后会阴水肿是尤为重要的产后康复内容。●大量关于会阴水肿的文献研究提示的都是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事实上,部分剖宫产的产妇也会发生会阴水肿。
而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中:
●85%在产后出现会阴损伤,其中至少70%需要缝合。
●这类患者约6%会出现严重的短期并发症如感染或伤口裂开。
●并发症有可能影响长期生活,如性交困难、尿失禁与粪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心理社会问题、产后抑郁等。
一、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4]:
(1)孕妇自身原因:低蛋白血症、妊娠合并贫血,妊高征,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造成血浆蛋白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间液生成过多而导致水肿;孕期阴道组织相对松弛,易受病原菌上行感染,加以部分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机体抵抗力差,可进一步增加病原菌感染率,诱发外阴炎症,导致分娩时出现会阴水肿;
(2)胎儿因素:巨大儿和滞产增加了会阴侧切及会阴撕裂伤的发生率,是造成会阴水肿的原因之一;
(3)产前因素:产检(肛查、阴道检查)次数过多,使得局部组织频繁受刺激,加以会阴侧切手术易刺激、损伤会阴组织,可引发会阴组织炎症水肿;
(4)产程因素:分娩期间第二产程过长,使得胎头长时间压迫会阴、阴道,阻碍会阴静脉血回流,致使会阴组织缺氧缺血,最终引起会阴水肿;
(5)其他未知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评估与诊断
1.会阴水肿程度分级[5]:0度,无水肿;
Ⅰ度,且恢复较快;
Ⅱ度,指压后组织出现明显凹陷且恢复较慢;
Ⅲ度,水肿处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
2.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
0分:无痛;
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
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
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3.感觉评估:采用触觉检查手法,用棉签进行刺激,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盆底肌肌力评估:采用盆底牛津肌力分级评分法
1级:能感觉到肌肉轻微收缩(蠕动),但不能持续;
2级:能明显感觉肌肉收缩,但仅能持续两秒,并能完成两次;
3级:肌肉收缩能使手指向上向前运动,持续时间可达到三秒,能完成三次;
4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抵抗手指的压力,持续时间可达四秒,能完成四次分-6分;
5级:肌肉收缩有力,能持续对抗手指压力达五秒。
三、治疗
大量文献研究显示,产后会阴水肿的常规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外用药物治疗或两者的联合治疗,疗效一般或显效慢,产妇体验感欠佳,满意度低。
1.物理因子治疗:包括冷疗、红外线照射治疗、微波照射治疗、针刺加红外线治疗。
2.外用药物治疗:包括酒精湿敷,硫酸镁冷湿敷,芒硝、冰片外敷,医用伤口护理膜外用喷剂治疗。3.物理因子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法:包括硫酸镁湿敷联合微波照射治疗、高渗盐水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红外线照射加芒硝外敷。
我们孕产康复专科郑停停老师以康复治疗的角度,采用盆底软组织手法加盆底功能运动训练进行治疗,以期观察该疗法在产后会阴水肿中的疗效。
1.手法治疗:包括会阴淋巴疏通手法、会阴筋膜手法、盆底组织辅助运动训练手法。
2.运动训练:包括筋膜腹式呼吸,凯格尔,夹臀抬起,胸部呼吸训练,踝泵。现将上述剖宫产术后会阴水肿案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分享。
病例资料
1.主观资料(S)**,女,41岁,产后19天
(1)主诉:
孕34周,因子宫肌层菲薄要求行剖宫产。
(2)现病史:
产妇,41岁,G6P1,孕34周,B超提示子宫肌层菲薄,子宫破裂风险大,遂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大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住院期间出现会阴部大小阴唇红肿,予以硫酸镁、土豆片外敷及双下肢气压治疗后红肿无好转。现产后19天,为改善会阴部红肿情况请康复医学科会诊。
2.客观资料(O)(1)基本情况:
T:36.5℃P:85次/分R:20次/分BP:/61mmHg。神志清楚,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外展外旋状,查体合作。
(2)视诊:腹部微隆松弛如一摊开的水囊,下腹部靠近耻骨联合上缘有一长约15厘米的横行术后切口,切口密合干燥无红肿无渗液,会阴部左右大阴唇红肿明显,可见左侧小阴唇肿胀突出于大阴唇以外,无渗液,水肿程度III°,色如猪肝。
(3)触诊:腹软,腹部痛觉敏感,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子宫底;会阴压痛,VAS评分3分,压之有凹陷;患者盆底肌肌力评估为III级。
(4)辅助检查:
提示患者存在感染、贫血、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情况。
3.分析与评价(A)(1)临床诊断:
1、剖宫产术后;2、急性肾损伤;3、腹腔感染;4、妊娠期糖尿病;5、高龄产妇;6、会阴水肿。
(2)功能诊断:
1、会阴肿胀疼痛、感觉异常;2、盆底肌功能障碍;3、体能下降;4、哺乳功能障碍;5、腹部松弛。
4.目标(1)近期目标:
消除会阴水肿,促进盆底区域血液及淋巴回流,提高盆底肌肌力、肌耐力,改善腹部松弛。
(2)远期目标:
提高患者体能,促进腹部修复,使产妇日常生活活动自理并促进哺乳功能恢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5.计划(P)(1)会阴淋巴疏通手法、会阴筋膜手法、盆底组织辅助运动手法:
改善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
(2)筋膜腹式呼吸训练、盆底功能运动训练、夹臀抬起训练:
促进腹部本体感觉恢复、提升盆底肌本体感觉,整体改善盆腔区域循环与代谢,增强核心肌群肌力和耐力。
(3)运动及行为习惯宣教:
鼓励产妇坚持床上早期运动,养成正确的翻身坐起习惯,如厕习惯。
临床疗效观察
参照会阴水肿临床诊断标准[7],包含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水肿消退8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水肿消退25%~79%)、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水肿消退24%以下)等3个维度。
经过一次的运动治疗,产妇第二天会阴水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水肿消退80%以上,无疼痛,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宣教[8-10]1.产前:应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宣教,指导孕妇合理作息和饮食,避免婴儿发育过大;对患有阴道炎、外阴炎、糖尿病等的孕妇需要及时诊治,防止产后会阴炎症的进一步恶化。
2.产时:详细讲解分娩知识,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积极配合助产人员,避免或减少会阴的严重裂伤。
3.产后:保持衣服和床单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减少伤口的污染;嘱产妇尽可能侧卧;大便后清洁肛门时向后擦拭,保持会阴清洁,并定期对会阴进行常规消毒;重视术后访视,及时发现产妇会阴切口变化,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
4.运动:产后早期应配合适当的运动,可做踝泵、下肢的屈伸、腹式呼吸、夹屁股抬起、扩胸呼吸等床上动作,以维持及促进身体血液淋巴循环,维持肌肉张力、心肺功能,预防水肿,促进产后身体恢复。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追踪这一病例的恢复情况,不难解释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为什么会发生会阴水肿,除了生产的方式,产妇的基础疾病如低蛋白血症、感染、肾功能损伤及胎儿的大小、产前检查的次数等,均为会阴水肿的诱发因素。产妇会阴水肿直接影响产后恢复、有效母乳喂养,同时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提升临床工作满意度。本案例会阴淋巴疏通手法、筋膜手法结合盆底功能训练用于产后会阴水肿,可快速消除水肿,促进会阴修复,疗效显著。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案例为真实案例,图片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本文内容欢迎转载!
参考文献
[1]MORAISI,LEMOSA,KATZL,etal.Perinealpainmanagementwithcryotherapyaftervaginaldelivery: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RevistaBrasileiradeGinecologiaeObstetrícia/RBGOGynecologyandObstetrics,,38(7):-.
[2]李一美,王小梅,谢爱兰等.第二产程会阴热敷对会阴损伤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32(23):-.[3]BORNSTEINJ.VulvarEdema[M]//VulvarDisease.Springer,Cham,:-.
[4]MORA-HERVSI,SNCHEZE,CARMONAF,etal.Perinealtraumainprimiparouswomenwithspontaneousvaginaldelivery:Episiotomyorseconddegreeperinealtear[J].IntJWomensHealthReprodSci,,3(2):84-88.[5]杨爱主.无保护会阴接生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1月第1期.ClinicalMedicine,,38,1
[6]柏亚妹,张曦,吴兴彪.芒硝冰袋冷敷减轻创伤肿痛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9):-.
[7]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李佳,陈洁.不同时期育龄妇女产前保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15(31):.[9]罗虹.孕妇在产前门诊中规范接受产前保健对妊娠结局影响评价[J].心理月刊,(7):96.
[10]闫桂枝.产后健康宣教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6(5):-.
原创团队:
中山六院康复医疗中心孕产康复中心专科
医院,进修生
医院,进修生
苏会萍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修生
指导老师:郑停停中山六院康复医疗中心孕产康复专科负责人
指导老师
郑停停
1.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物理治疗师2.中山大学康复治疗系资深讲师3.WCPT网络认证物理治疗师4.国内首位临床孕产康复物理治疗师5.CCTV5“健身动起来”栏目之产后康复运动系列主讲嘉宾6.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女性健康学组副主委7.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运动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8.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围产康复分会常务理事秘书长9.广东省康复医学研究会广东名治疗师联盟委员10.《产后康复》卫生部视听教程主编11.《孕产妇居家康复指导丛书》主编(在版)12.《运动疗法》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副主编13.上海《社区居民健身指南丛书》之“孕产期运动指导”编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