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个人,欢迎勾搭!)
感冒发烧了?医院挂个水……这种想法似乎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平时遇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去打针,因为啥?见效快呗!不过未来,请记住“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我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致死。虽然近年来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规范抗生素的使用,但许多人对抗生素认识不足,甚至主动要求注射抗生素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慎用抗生素。
年11月16-22日是第一个“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针对日益严重的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品耐药性问题,第六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于年5月通过了一份全球行动计划。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对抗菌耐药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因为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治疗。
输液对人体最大的伤害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国民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数据显示,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克,是美国的10倍。据了解,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
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才真正需要输液
1.吞咽困难,同时也没有办法注射肌肉针;
2.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
3.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
■内科
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
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儿科
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
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温馨提示:
抗生素只能在有卫生专业人员处方情况下,才能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抗生素不能与他人共用,并且应在治疗全过程中完成使用,不能留存备用。所以,大家还是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少用抗生素,只有这样才能远离亚健康。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如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