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4点多,医院皮肤科主任石磊的诊室门口还等着不少奇痒难忍的患者。石磊说,梅雨季到来后,门诊中丘疹性荨麻疹患者猛增,占到门诊总人数的1/4左右。
河边散步回来,痒得睡不着
换了竹席后,背上红肿一片
孙小姐撩起裙角,左腿从小腿肚到脚踝都被挠红了。仔细看,有20多个疹子,平均都有花生米大小,有的顶端还有小水泡。
她回忆,好像两天前傍晚去河边散步回来,就觉得痒,当时好像被蚊子这类虫子咬过。回家洗澡后,孙小姐擦了青草膏,还是觉得痒,而且小腿肚上明显冒出了一片红疙瘩。两天里,疹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痒。“痒得睡不着,我今天早上3点多就醒了。擦了止痒的药膏,当时觉得有点凉丝丝的,好了一点。没一会儿,又开始痒了。”
患有丘疹性荨麻疹的皮肤表面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滑动可查看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冯阿姨的后背,有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疹子,“痒得受不了,皮都被自己抓烂了”。当医生问最近是不是睡席子时,她回忆:“前几天从藤席换成了竹席,差不多就从第二天开始觉得痒的。”她疑惑,为什么一起睡的老伴没有说痒。
另一个匆忙赶来的年轻女孩说自己是过敏体质,每年梅雨季都会因为丘疹性荨麻疹来皮肤科报到。
这种荨麻疹主要由虫螨叮咬导致
最大的困扰是“太痒了”
“下午已经看了10例这样的丘疹性荨麻疹了。丘疹性荨麻疹和大家认知中的荨麻疹不一样,主要由蚊虫、螨虫、昆虫叮咬造成。”石磊说,从门诊的情况来,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脚踝到小腿这里痒,往往被蚊虫、跳蚤、臭虫叮咬导致;一类是全身痒尤其是后背,往往由螨虫尤其是席螨导致的。
什么是丘疹性荨麻疹
这是一种在夏秋季节比较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又名急性单纯性痒疹、荨麻疹样苔藓,或统称“虫咬皮炎”。其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风团样丘疹,略呈纺锤形,质地较硬,顶端或有水疱,全身皆可出现,奇痒难忍,令患者烦躁不安,甚至影响睡眠。通常需要2周左右才能慢慢消退。有些患者会出现老的一批皮疹消退,又有一批新的皮疹出现,甚至反反复复形成慢性病程,还有的会发展成结节性痒疹。
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
丘疹性荨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节肢动物类叮咬引起的外因性变态反应,当然也有少数患者因感染、精神紧张及饮食过敏等致病。有意思的是,每当医生告知这可能是虫咬引发之后,很多患者都表示强烈的质疑,经常说:“我们家很干净的,哪里来的虫?”
引起丘疹性荨麻疹的虫子主要有蚊子、跳蚤,螨虫等,有很大一部分是肉眼注意不到的,常见于新换床单、被褥、竹席之后,或者外出旅游之后,或者接触宠物之后。因夏秋之际,穿着单薄、暴露,且此时蚊虫活跃,因此发病率较高。当患者被虫类等叮咬时,虫类体液可注入叮咬局部皮肤内,若被咬者具有过敏体质倾向,即可引发迟发型变态反应而致病。由于叮咬的节肢动物种类的不同以及不同患者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有的很轻,有的很重,甚至反反复复,还有的几乎没有任何反应。
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好发人群:多见于婴幼儿,成人亦可患病,往往同一家庭中几人同时发病。
好发季节:夏季及初秋,因患者多穿着单薄、暴露。
好发部位:好发于肢体部位,多为无衣物遮蔽部位。
皮疹形态:群集或散在的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有的可有伪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发生后不久便成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内容清,周围无红晕。有的皮疹为较硬的粟粒样大丘疹,搔抓后呈风团样肿大。新旧皮损常同时存在。
自觉症状:阵发性瘙痒,多于入夜加重。
病程转归:皮疹一般经1~2周可自行消退,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新疹可同时陆续发生,使病程迁延较久,有些甚至发展为结节性痒疹。
得了丘疹性荨麻疹该怎么办
虽然丘疹性荨麻疹一般短期内可自愈,但也有部分病程较长甚至迁延不愈者,因此需及时予以相应的干预。
首先,注意避免用力搔抓,以防皮肤破损、感染。
其次,可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和外用。
局部用药:一般采用中效类糖皮质激素制剂,如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顽固者可予强效类制剂,如卤米松软膏等,但应注意尽量避免长期用于面部或外阴。
系统用药:多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