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将全面叫停门诊输液53个病种拟不能门

导语广医院已经悄然先动作,医院比如省医,已经全面停止门诊输液,绝大多数已在计划或安排取消中。

“取消普通门诊抗菌药物输液”被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列为年拟作出的1项重大行政决策的第6项,此项工作从年下半年开始频频“吹风”,到底何时真正实施?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4月7日从省卫生计生委权威渠道了解到,根据日前出台的《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广东将在医院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因取消普通门诊抗菌药物输液是个系统工程,这项工作将会按照计划稳步推进。这也意味着,广东全面取消门诊输液并未有具体时间表。不过,记者走访发现,在“今年7月前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等因素促进下,广医院实质上已经悄然先动作,医院比如省医,已经全面停止门诊输液,绝大多数已在计划或安排取消中。严格控制门诊输液,规范抗生素使用,一直被视为安全用药的必要,我国先后出台的《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国家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等,都有相关规定。从年开始,“严控”逐渐被“停止”取代。记者梳理发现,江苏、安徽等省,已于医院实现全面停止53种病门诊输液。不过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医院取消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而广东,则从年开始,探索逐步取消普通门诊输液,在此过程中鼓励各地市、各医院自行试点取消普通门诊抗生素输液,加强对使用抗菌药物监测。去年8月,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上线《民声热线》,其负责人曾回应这一热点问题,称“广东抗生素使用总体情况好转,不会一刀切取消门诊输液。”业内人士也分析,在抗生素使用上严格把关,让医生不敢乱开抗生素,杜绝抗生素药物里的提成问题,这才是治本之策。这一思路在年10月13日由省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印发的《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实施方案》上得到体现,根据方案,广东的做法是“医院将严控并逐步取消门诊静脉输液”。今年3月9日,在全省卫生健康大会上出台的《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法也是“广东将在医院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据了解,省内广州、深圳、惠州医院停止了门诊输液。

最新进展: 门诊输液使用比例比去年略降

被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今年广东将出台取消普通门诊抗菌药物输液文件,医院(医院和儿科)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医院、各医院儿科及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减少直至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不过,广东全面取消门诊输液并未有具体时间表。取消门诊输液并不是所有病种,该负责人介绍,广东可能与其他省份类似,沿用年安徽省出台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53种疾病不可以输液治疗,病情需要输液治疗的一般属于急危重症,需要急诊甚至住院治疗。据了解,根据广东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数据,目前全省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用药率为13。4%,平均处方药费金额为。66元,门诊输液的使用比例为5。3%,比去年略有降低。

广东拟不能门诊输液的53个病种儿科不需要输液的4个病种: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妇科不需要输液的7个病种:1、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4、前庭大腺囊肿。5、阴道炎、外阴炎。6、原发性痛经。7、不合并贫血的月经不调。内科不需要输液的4个病种: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9、高血压亚急症。10、慢性浅表性胃炎。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1、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3、轻度结肠炎。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17、急性膀胱炎。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19、单纯的房早、室早。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外科不需要输液的18个病种: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3、轻度软组织挫伤。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5、浅静脉炎。6、老年性骨关节炎。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9、慢性劳损性疾病。10、慢性膀胱炎。11、慢性前列腺炎。1、前列腺增生。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14、精囊炎。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医院:只有儿科门诊日均输液66人次

年8月起,广东医院在最大的门诊(东川门诊部)正式试行门诊静脉输液管理措施,避免一刀切的武断做法惹来负面问题。从年1月1日起,省医全面停止门诊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仅儿科门诊除外。据省医介绍,全面停止门诊输液成效非常显著,年6月,门诊日均输液50人次;到了年,全年日均66。0人次,降幅高达79%,院方认为,目前门诊的输液总量降至并维持到理想的状态。而通过门诊巡查、处方点评、诫勉谈话,处方公示等方式,不规范、不适宜、超常等不合格处方非常少。

拟取消广药大附一院:明起关闭共和院区普通输液室

记者从广东医院了解到,该院医院共和院区一楼普通静脉输液室,仍保留抢救室输液点供应急使用。据该院医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很多人养成一习惯,感冒不舒服来看病,见到医生就要求打吊针,以为这样才能好得快。”医生根据病情处方,有时认为不必输液,还会接到投诉,病人认为他们“服务态度不好”。而实际上,静脉输液通常是在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或肌肉/皮下注射药物得到有效治疗时才选用的给药方式。为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在正式决定关闭共和院区一楼普通静脉输液室之前两天,该院在门诊挂号缴费窗口附近醒目的位置挂出“告广大病友书”,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他们了解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及危害。据该负责人介绍,该院还根据每个科室病种的不同、感染风险的大小等制订相应的抗生素药物管理指标。不同的科室抗生素的使用率相差很大,比如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因为每天都要抢救危重病人,抗生素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会比较高。而像口腔科、耳鼻喉科这些科室,抗生素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就会小很多。

广医三院:将在今年全面取消门诊输液

记者从广医三院了解到,该院是市内较早开展医院之一。从01年8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的正式实施,广医三院就曾在那一年中实现了住院和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均下降近一半。年下半年,该院就开始逐步实施全面严控门诊输液。从年6月到年3月门诊输液从。09%下降为1。77%。该院预计在近期要全面取消门诊输液。

医院:需签署输液知情同意书才能接受输液

更多医院表示,仍然处于严格控制门诊输液量的阶段,不能说“完全取消/停止门诊输液”,比医院、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三院等。医院负责人说,将严格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的部署,正在研究安排取消门诊输液相关工作。事实上,医院目前严控门诊输液的措施真的很严,比如病人需签署输液知情同意书才能接受输液。   

广医二院:门诊输液处方不超1天

记者从广医二院门诊办了解到,自年7月起,该院采取措施严格控制门诊输液量。目前,该院包括抗菌药物输液和非抗菌药物输液在内的日均门诊输液量在人次左右。同时,该院规定医生开门诊输液处方不能超过一天,且每人每天输液量不能超过ml。医医院规定处罚。同时要求医生必须书写门诊电子病历,填写治疗依据。病人还需签署输液知情同意书才能接受输液。

市妇儿中心:医生抗菌素使用不当会受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自年10月1日起,开始全面管控抗菌药物的使用和门诊抗菌药物补液,在应用指征、药物品种、用药强度、疗程长短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监控。医务部主任孙新介绍,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稳定在10%~15%,门诊补液率控制在5%以下,多在日间病房和留观室解决。该院制定了抗菌药处方权限管理制度,并对医生进行抗菌药相关知识的考核,通过考核才能获得抗菌素处方权限,并对医务人员的违规操作作罚款处理。同时依靠智能信息化系统,对医疗流程实施闭环管理,医师的职务任职资格的等级分配对应权限,通过BI运营决策系统对关键医疗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与电子病历系统对接,可追溯个体医务人员在每一环节的操作,对医生进行处方点评和医嘱点评。

中医院:控制门诊输液

中医院门诊办副主任王晓光介绍,该院的门急诊输液比例为4%到7%,且从去年1月1日开始,已经采取措施,控制门诊输液,医院门急诊也有相应的宣传内容。医院特意在输液室、门诊等处,以健康教育的形式告知患者“53种疾病不需要输液”。该院已经限制了门急诊输液药量不能超过两天;同时,门诊开输液必须要书写门诊病历,便于加强输液工作管理。另外,该院还停止了门诊辅助用药注射剂的使用,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的,必须报批。

业内说法“7月前取消药品加成”加速“取消门诊输液”

医院率先停止门诊输液的话题,记者采访多位医卫业内人士,他们多数认为,广东“7月前取消药品加成”的医改措施,实质上成为“取消门诊输液”的“加促器”。国家发改委曾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人心惊:仅年,我国医疗输液亿瓶,相当于去年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5~3。3瓶的平均水平。过量使用抗生素,还不时传出超级细菌等事件,对公众卫生安全造成巨大隐患。明明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输液,口服药物后3~7天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更为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医院的“吊瓶森林”一直存在?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确实很多患者对抗生素、抗菌药滥用危害认识不足,更渴望迅速治好病,因此甚至主动要求输液;另一方面,以药养医的机制,也使一医院、医生出现过度医疗,依赖开药获利。因此,广东深化医改,下狠心于今年7月前破除以药养医的机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促使放弃以药获利,改为以技养医,医院、医生自然也不会抵触取消门诊输液了。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翁淑贤、黄蓉芳、任珊珊、黎蘅、李津通讯员粤卫信、杨颂德、潘英媛、许咏怡、黄贤君、朱素颖、易灵敏、周密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必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1、七部委联合通知:9月医院改革、34亿元!医院向外扩张3、缘分!两医生飞机上救病人,事后发现40年前是同窗4、国务院下令,医联体大爆发!医院和医生5、做一千台优秀的手术,却比不上一篇造假论文

高级职称押题密卷上线啦,一卷在手,考试不愁!

现在起,在“掌上医讯







































鍗ょ背鏉句钩鑶忕櫧鐧滈
鐧界櫆椋庢槸鍚︿紶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dgc.com/wyyyf/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