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间和篇幅原因,今天主要分享前两种阴道炎类型、表现,剩余的类型和解决方法下次分享。
有些朋友偶尔会觉得外阴微微瘙痒、灼热、味道重、白带异常(正常为偏白鸡蛋清状),其实这些也是阴道炎的症状表现,只是程度轻重问题。
常见阴道炎有细菌性阴道炎病(BV)、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老年性阴道炎、幼儿性阴道炎。
盆肌解剖图下面先说结构,女性的尿道口和阴道口是独立的,所以从盆肌解剖图中会看到尿道口、阴道口、直肠口。这也是男性女性图的重要区分点。
阴道的生理功能:性交器官、经血排出、胎儿自然分娩通道;
粘膜为复层鳞状上皮,无腺体,有周期性变化,有丰富静脉丛;
正常状态下,阴道内存在着许多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
阴道内最重要的微生物是乳杆菌正常状态下,阴道内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比例为5:1—10:1;
说起益生菌,很多人会说益力多撇开益力多的益生菌活性,你怎么让这些菌流入阴道也是个问题。请记住我们还有重力效应。
阴道的生理功能:性交器官、经血排出、胎儿自然分娩通道;
粘膜为复层鳞状上皮,无腺体,有周期性变化,有丰富静脉丛;
正常状态下,阴道内存在着许多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阴道内最重要的微生物是乳杆菌正常状态下,阴道内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比例为5:1—10:1;
说起益生菌,很多人会说益力多撇开益力多的益生菌活性,你怎么让这些菌流入阴道也是个问题请记住我们还有重力效应。
PS:年3月中国卫生部发布了卫法监发〔〕84号,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第十条明确指出:不提倡以液态形式生产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活菌产品,因益生菌已经过科学实验认证液态存活非常难,且益生菌怕水。
细菌性阴道炎概述:是一种由阴道加特纳菌和一些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导致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
主要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加,有鱼腥味,性交后更重,伴随着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影响:造成不孕、影响胎儿发育、诱发其他(生殖器感染、盆腔炎、肾周炎、性交痛等)疾病、影响夫妻生活质量。
发病原因:1、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细菌污染的公共厕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感染。
2、性传播:是导致发病的主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状者至少有10%的男方有细菌性尿道炎。本病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染,在性关系混乱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3、大量服用抗生素:抗生素改变了阴道的微环境,致病的细菌病原体大量繁殖,导致局部的细菌性阴道炎发作。
4、过度讲究卫生:经常采用药用洗液来灌洗阴道,很容易破坏阴道的酸碱环境,容易感染上细菌性阴道炎。
与其发病相关的微生物有: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动弯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阴道阿拖普菌、人型支原体;
分类:可分为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厌氧菌性阴道病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等。
检查:通过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脓球,找到致病菌。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概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多为内源性感染,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容易反复。
主要表现:外阴瘙痒、灼痛,严重者还有可能伴随尿痛及性交痛,白带增多,严重时坐卧不安、尿急、尿频。
发病原因: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是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念珠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时,才引发阴道炎症状。
如:有妊娠、糖尿病、肥胖、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减退等情况时,口服避孕药、使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偏嗜甜食、穿紧身化纤内裤等和阴道和子宫颈有病理改变时;
检查:妇科检查时:可见外阴潮红、水肿,有成群存在的小丘疹、水疱或湿疹样糜烂,地图样红斑,可出现抓痕或皲裂;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被白色膜状豆渣样分泌物覆盖,阴道黏膜高度充血、红肿,个别患者有溃疡形成。
检验:用较长的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壁上乳白色薄膜作为待检标本。显微镜下检查,可找到芽孢和真菌菌丝。
解决方法医院治疗会选择内塞药物或者直接冲洗,也有很多人日常用阴道清洗液,这些方法对细菌性的阴道炎效果显著但短暂性,经常形成依赖使用。而这些方法对念珠菌感染只是具有一时明显抑制作用。
细菌性阴道炎用药有:
内服甲硝唑、甲帕霉素(克霉灵)、甲砜霉素(喜霉素)、洁霉素及氨苄青霉素或者外用甲硝唑栓。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
主要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肠胀气、皮疹和荨麻疹。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用药有:
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酮康唑等,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菌类细胞膜的合成。
主要的不良反应:
也抑制有益菌的生成或肝毒性。所以有肝肾类疾病史需要依据个体对症选用治疗方法。
上面两种阴道炎的共同特征是阴道酸碱度偏中性,乳酸杆菌量不足。
根本解决方案以恢复阴道菌群平衡,维持弱酸性环境,重构阴道免疫防线。
部分参考资料:《例细菌性阴道炎的细菌学分析》,四川成都武医院、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附院检验科,王涛、郭斌、谢宁——《西南军医》,年4期,第-页;《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黑龙医院,罗胜田、梁志琴、于绍华、周亚凤、荣加威——《中国伤残医学》,年9期,第-页;《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因分析与防治》,广东省广州医院,付志红——《亚太传统医药》,年5期,第56-57页;《甲硝唑不良反应》,河医院,刘颖、李丽君——《中国误诊学》,年36期,第-页;《酮康唑的不良反应分析》,;医院,方丽华、车瑾、曹蔚——《抗感染药学》,年3期,第-页;星爷医学笔记觉得内容不错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