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阴道炎又称萎缩性阴道炎,是老年妇女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占绝经期妇女的30%左右,占所有阴道炎的5%,此症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减少,阴道的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减弱所致。临床上可见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灼热疼痛,尿频尿痛等,老年性阴道炎属中医学“带下”、“阴痒”的范畴。
老年性阴道炎的病机可能是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也可能肝经湿热下注,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
具体辨证,应根据阴部瘙痒的情况,带下的量、色、质、气味以及全身症状进行辨证。阴部干涩、灼热,或皮肤变白、增厚或萎缩,甚则皲裂,夜间痒甚者为肝肾阴虚;阴痒伴带下量多,色黄如脓,稠粘臭秽,多为肝经湿热;阴部瘙痒,如虫行状,甚则奇痒难忍,灼热疼痛,伴有带下量多,色黄如泡沫状,或如豆渣状,臭秽,多为湿虫滋生。
医案
韩某,女 76岁 初诊:-06-03
主诉:会阴部灼热感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疫情期间开始自感会阴部灼热感,反复发作,痛苦异常,时常为此烦乱焦着哭泣,并感胃部胀闷上顶感,医院妇科诊为“老年性阴道炎”,给妇科外用栓剂,静滴左氧、替硝唑等十余天,无丝毫缓解;后又在东南大学附院妇科查白带示:白细胞(++)、滴虫(-)、霉菌(-),亦诊为老年性阴道炎,给宫炎宁、妇康栓等无寸功;再在徐州妇保院给蛇床子、苦参等外洗,口服滋阴除湿热方剂亦无效。
刻下症:会阴部灼热感,反反发作,痛苦异常时常为此烦乱焦着哭泣,并感胃部胀闷上顶感,无反酸,无恶心呕吐,无口干、口苦、二便可,舌质淡,苔略黄腻,脉弦弱。
辨证论证: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竹皮大丸: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此方核心方证是:烦乱,呕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产后情志病。临床中,可紧抓核心方证:烦乱,呕逆。烦乱,指烦较重;呕逆,指呕较重。此案中有”会阴部灼热感,反反发作,痛苦异常时常为此烦乱焦着哭泣,并感胃部胀闷上顶感”符合此主证。
诊断:
1、西医:老年性阴道炎 中医:竹皮大丸方证
方药:
竹皮大丸
处方:
1、生竹茹20 石膏20 桂枝10 甘草25 白薇15 大枣30克 7剂中药配方颗粒,日一剂,分温三服。
2、甘草30克配方颗粒,开水ml 冲溶后局部外洗,日两次。
二诊:-06-10
患者会阴部灼热感好转70%,因甘草钠水潴留原因,双眼脸水肿,遂隔两日加泽漆50,余药味如下:
生竹茹20 石膏20 桂枝10 甘草20 白薇15 大枣30克 7剂中药配方颗粒,日一剂,分温三服。
三诊:-06-18
患者述,诸症基本消失,其心甚喜。
按语:竹皮大丸得名于方中的一味药——竹茹,又名竹皮、竹二青。为淡竹刮去绿色外皮后,刨下的中间层卷丝状的“刨花”。
一、
竹皮大丸:源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条文虽然简单,但却是一个完整的医案:姓名——妇人;病因病机——乳中虚;症状——烦乱、呕逆;治法——益气安中;方子——竹皮大丸。
1、妇人——因在《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讲的方子,故知此处指的是新产妇或哺育期之妇人,但临床上只要证情相符,经产妇甚或未婚女子,老妇人,甚者男子,只要证情相符,皆可用之。
2、病因病机——乳中虚,乳中者,哺乳期中也!!!“妇人乳中虚”不外有三:一云妇人产后中气不足;又云妇人哺育期间,乳汁去多,中焦虚乏;三曰乳子期中,阴血不足,血虚火胜。
3、症状——烦乱呕逆,只要证情符,症状还包括:一是心烦,如心中烦乱,失眠多梦,情绪异常等症;二是胃逆,如恶心呕吐,纳差,反酸嗳气等症。
4、治法——益气安中,重用甘草——七分——中虚为本;余药相合——六分——热邪为标。健脾益气药,还包括大枣。
5、(阴血、气)虚——为本:甘草7分枣肉为丸桂枝一两;热为标——总共五分:心中热——烦乱(神志病)——石膏(二分);胃中热——呕逆(胃部症状)——竹茹(二分);阴中热——男女阴或阴分中热——白薇(一分)。
二、
三味清热药:1、石膏小量(仲景用量药30克,考虑煎方法,实际药20克)治疗烦躁:《名医别录》烦逆;大青龙汤——不汗出而烦躁者:石膏鸡子大;小青龙加膏汤——烦躁而喘:石膏二两。2、竹茹——《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3、白薇——《本经》: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白薇能去表间浮热,《小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云:“汗多热浮者,去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名曰二加龙骨汤。”三种药,可随证增减用量。丸剂改汤剂,清热与补益药,比例亦当适当调整。
三、除了抓主证外,其病机是本虚标热:
本虚——(阴血、气)虚,是一种体质状态。标热——“三中”:心中热——烦乱(神志病);胃中热——呕逆(胃部症状);阴中热——男女阴。(本案医师郭建,师承杨兆林老师学习经方)
中医辨证和经方博大精深,想要有所造诣实非易事,一般医师如若仅靠自己闭门造车,可能穷其一生也未必能有建树,因此,中医师承对辨证经方传承学习的意义愈发显得突出和重要。
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方实战专家——杨兆林老师钻研《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经典,常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融为一体,前后贯穿进行解读,总结出自己的理解;并在常年的中医工作中,通过临床实战,践行自己所学所思,总结出了多种病证从辨证、经方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实战价值极高。
医易学大讲堂《迎新春·杨兆林师承班》,将在春暖花开的3月邀请大家再度相聚。届时,杨老师将为大家分享中医辨证的要点,以及实战运用中的疑难问题,以自身多年临床经验为基础,为大家归纳总结了中医辨证的实战诊疗体系,让大家更系统的学会辨证、学好经方实战。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医易学大讲堂《迎新春·杨兆林师承班》将以学员经方实战能力的培养为根基,从实际问题出发,坚持一个课时解决一个实战问题的态度,强化学员们中医知识的实战应用”。
同时,除了课程上的知识学习,我们还将通过课程下跟诊、辅诊、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强化学员们经方临证知识的实践应用,并努力为大家创造临证实战的机会,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让所有学员“学有所值,学有所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