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分钟搞定AV需氧菌性阴道炎的诊治攻

需氧菌性阴道炎(AV)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阴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需氧菌感染引起。

但是!

由于过去对AV认识不够,将其按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或非特异性阴道炎等进行治疗,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起盆腔炎症性疾病、不孕、流产、胎膜早破、早产等并发症。

AV的特点为阴道内能产生H2O2的乳酸杆菌减少或缺失,其他细菌如B族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等需氧菌增多,并产生阴道黏膜炎性改变。

那么现在,就来看看AV的标准诊治方法吧!

AV的诊断

年,薛凤霞指出,目前尚没有规范公认的AV诊断标准,其主要的诊断标准有2个:(1)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湿片诊断标准;(2)结合临床特征以及湿片特点的诊断标准。

1.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湿片诊断标准:而Donders等学者于年提出了AV的诊断标准,见下表。

AV评分≥3分可诊断AV,其中,AV评分3-4分为轻度AV,AV评分5-6分为中度AV,AV评分6分为严重AV(相当于DIV)。

2.结合临床特征以及湿片特点的诊断标准:

年有研究者提出从临床和微生物学两方面诊断AV诊断标准如下:

(1)阴道异常黄色分泌物;

(2)阴道pH值升高,多数pH值5.0;

(3)分泌物有异味(但氢氧化钾试验阴性);

(4)阴道分泌物高倍镜检(x)有大量白细胞;

(5)根据Donders标准确定乳杆菌分级为Ⅱa、Ⅱb和Ⅲ级。

对临床上以外阴阴道炎症就诊的患者,除考虑到以往常见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andicliasis,vvc)、滴虫性阴道炎(TV)、BV等,还应考虑是否为AV或者是否合并AV的可能。

AV的治疗

由于AV的致病菌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尚无标准、有效的AV治疗方案。但是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我们也摸索出这样的治疗方案。

1.抗生素治疗

Tansarli等指出,目前对AV的治疗多是经验性用药,但因为AV的致病菌不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一般针对需氧菌如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等用药。

国内外研究多采用克林霉素、卡那霉素及氨苄西林等,可全身或局部治疗。

可用2%克林霉素乳膏阴道用药,每天1次,连用7d,该方法有一定的复发率,复发率约为30%,复发者可再次应用2%克林霉素乳膏阴道用药,每天1次,连用14d。

Sobel等研究发现克林霉素治疗DIV有一定疗效,可能与克林霉素能抑制促炎症因子IL-1、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有关,并指出DIV为慢性炎症性病变,容易复发,需要长期的随访及巩固治疗。

年,Teinpera和Furneri指出,AV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考虑抗生素的抗菌谱及对阴道内环境的影响。最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是使阴道局部保持适当浓度,而尽量降低全身吸收的给药方式。

2.益生菌治疗

阴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除了规范应用抗生素外,还应重视阴道内微生态的平衡及免疫功能的恢复。

及时采用补充乳杆菌的方法,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调节阴道局部免疫功能才能更快、更好地治愈阴道感染性疾病。

Ozkinav等采用随机双肓方法对例阴道炎症患者(包括BV、vvc)在规范抗感染治疗结束后进行研究。

实验组应用乳杆菌阴道制剂(Gvnofloi,含冻干乳杆菌和0.03mg雌三醇),于阴道内给药每晚1粒,连用6d(绝经患者连用12d)。

结果发现,治疗组阴道微生态环境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说明在抗感染治疗后,益生菌的应用对阴道微生态的恢复可能减少阴道炎症的复发。

年,Donders等指出,在治疗AV或BV患者时,可以乳杆菌制剂与广谱抗生素交替使用,以降低长期应用抗生素的副作用。

卡那霉素、克林霉素阴道栓剂治疗非妊娠期AV有一定疗效,应用益生菌阴道制剂可帮助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对降低AV复发可能有益。

对于孕期AV感染应予以重视,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对改善围产结局有重要意义,克林霉素阴道栓剂及益生菌阴道制剂对孕期AV治疗有效,但尚缺乏围产结局的报道,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根据《中华妇产科杂志》年12月第49卷第12期《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编写而成,原文作者为韩姹、范爱萍、储赞军及薛凤霞。

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今日投票

长按图片,识别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中科白癜风医院十一周年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dgc.com/wyyzl/9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