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vulvarsquamousintraepithelialneoplasia,VIN)是外阴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外阴非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外阴Pagets病,未浸润的黑色素细胞瘤)。
1.临床表现
VIN的症状无特异性,仅表现为瘙痒、烧灼感。有时体检发现皮肤破损、溃疡、丘疹、斑点或赘疣,单个或多个,融合或分散,可呈灰白色或暗红色。
2.诊断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确诊需依据病理检查。对可疑部位多点组织取材作病理检查,取材时需根据病灶情况决定取材深度,一般不需达皮下脂肪层。
3.治疗
(1)VINⅠ级:用药物治疗,5%氟尿嘧啶(5-Fu)软膏涂抹或激光治疗。
(2)VINⅡ~VINⅢ级或病灶较广泛或复发的病变:可考虑手术切除,包括病灶局部切除、单纯外阴切除。
二、外阴癌
1.临床表现
(1)症状:①外阴瘙痒为外阴癌的常见症状,病程一般较长;②出现外阴部结节或肿块。③肿瘤邻近尿道或晚期病例肿瘤侵犯尿道可出现尿频、尿痛、排尿烧灼感及排尿困难;④如侵犯腹股沟淋巴结,则一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体征:①病灶多位于大阴唇,其次是小阴唇、阴蒂及后联合;②早期病灶为局部出现丘疹、结节或小溃疡;③晚期病灶常表现为溃疡型、菜花样或乳头样肿块,表面可因破溃和继发感染而有血性或脓性分泌物,有触痛;④有时一侧或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增大、质硬、固定、无压痛的淋巴结。
2.诊断
外阴鳞状细胞癌位于体表,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诊断并不困难。但外阴早期病灶常与一些慢性的良性疾患和上皮内瘤变同时存在,而且浸润癌灶可能不明显。因此,对外阴可疑癌灶均需结合辅助检查以确诊。
3.转移途径
除直接浸润外,因外阴有丰富的淋巴网,主要为淋巴转移。晚期可有血行转移。
4.治疗
外阴鳞状细胞浸润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范围依病变的部位、临床分期等而定。对癌灶组织分化较差和中晚期病例可辅以放射治疗或抗癌药物化学治疗。
(1)手术治疗:决定手术范围时除考虑保证全部切除肿瘤外,还应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尽可能地减少毁损女阴外形,不影响其性功能。通常应保留阴蒂。
(2)放射治疗:外阴癌对放射线虽敏感,但外阴正常组织对放射线耐受差,选用放疗需慎重。
(3)化学治疗:对外阴癌有一定疗效,可用于较大肿瘤的术前准备、术后复发及转移癌的姑息治疗。
(更多内容详见《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妇产科主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