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亿本周逆回购相当于降准

3650亿本周逆白癜风症状及医治回购相当于降准

本周逆回购范围到达创纪录的3650亿元,资金释放量接近下调一次准备金率的水平,无疑给浓厚的降准预期浇了1盆冷水。但是,降准与否的讨论恐怕不会就此曲终人散,消化即将到期的巨量逆回购仍需央行有所作为,政策工具照旧面临选择。在短暂退潮后,市场降准预期出现严重分化。  净投放创年内次高  公告显示,央行23日进行了800亿元7天期和65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3.40和3.60,均与前次操作持平。当日逆回购操作量共达1450亿元,加上21日的22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本周逆回购操作总量到达3650亿元,是迄今为止公然市场逆回购的单周最高范围,其资金释放量已接近下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  本周公然市场到期央票和正回购合计330亿元,到期逆回购1200亿元,在经过周二、周四两次逆回购操作以后,本周央行实际向公然市场净投放资金2780亿元,仅次于春节前最后一周的3530亿元,为年内第二高的单周资金投放范围。  降准预期严重分化  央行意外使用巨量逆回购,无疑给浓厚的降准预期泼了1盆冷水。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弥补短时间资金缺口后,未来该如何消化这些将很快到期的逆回购。鉴于到期央票和正回购稀缺、外汇占款增长低迷,期望资金面自我吸纳明显不现实。若要保持资金面安稳乃至适度白癜风的症状和医治宽松,只能寄望于央行主动释放流动性,在政策工具上央行照旧面临选择。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延续逆预期行事,乃至将逆回购力度加码至降准一次的水平,明显是故意建立回购工具在短时间流动性调理方面的主流地位,而且从实际结果来看,通过灵活调解逆回购范围,央行基本保持了资金面的安稳和市场利率水平的稳定。依照这1趋势,回购工具将得到延续运用,短期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愿望已基本幻灭。  有悖于主流观点,也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天量逆回购难以为继,逆回购到期的冲击反而可能倒逼降准落地。某券商交易员认为,央行实行巨量逆回购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缺钱",而逆回购操作虽然对平抑短时间流动性紧张方面可起到明显效果,但随着逆回购很快到期,反而可能构成资金面乃至央行政策操作的1大困扰。随着大量逆回购到期,依托自然到期资金来对冲明显不现实,而如果继续靠逆回购操作进行转动平滑,那么本周逆回购范围突破3000亿元,随后几周还需进一步增至4000亿元、5000亿元,这类"滚雪球"的操作方式的持续性明显成疑。  目前来看,考虑到9月份为季度最后一个月,且存在中秋、国庆长假等因素,结合当月到期资金状态判断,9月市场资金面所面临的压力可能还要比8月份更大。为完全减缓资金面紧平衡态势,降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有很大的必要性。据此,申银万国本周最新观点指出,虽然本周天量逆回购启动,但降准可能仍然藏在幕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dgc.com/wyyby/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