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考点速记执业护士初级护师中级护师

执业护士

外阴炎病人的护理

外阴炎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红肿、烧灼感,性交、排尿、排便后加重,严重者可出现外阴溃疡。

外阴炎体征表现为外阴部充血、肿胀、糜烂,有抓痕;重者溃疡或湿疹;慢性病人外阴皮肤或黏膜增厚、粗糙、皲裂。

外阴炎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如下。①阴道分泌物检查:在阴道分泌物中寻找病原体,必要时做细菌培养;②必要时检查血糖,以及除外蛲虫病。

外阴炎病人局部治疗可使用1:的高锰酸钾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外阴炎急性期可局部照射微波或红外线。

阴道炎病人的护理

正常女性阴道菌群中,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它与其他阴道寄生菌处在平衡状态,当某些因素影响阴道的內环境,使阴道内菌群的数量、种类、比例、分布发生变化,阴道的微生态平衡被破坏,阴道内原有菌群失调就可引发多种阴道炎症。

滴虫阴道炎的病原体为阴道毛滴虫,其适宜在pH为5.2~6.6,温度在25~40oC的潮湿环境中生长繁殖。

滴虫阴道炎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播或经公共浴池、浴盆、毛巾、坐便器等间接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器械、敷料而出现医源性传播。

滴虫阴道炎的澘伏期为4~28天。

滴虫阴道炎的体征表现为阴道黏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斑点;白带呈灰白色、黄白色或黄绿色脓性泡沫状。

滴虫阴道炎可疑者但生理盐水悬滴法多次未找到滴虫时,可使用培养法,阳性率可达98%左右。

滴虫阴道炎病人全身用药时,可口服甲硝唑,治愈率为90%~95%。

滴虫阴道炎病人局部用药时,可在1%乳酸或0.1%~0.5%醋酸液溶液阴道灌洗后,阴道放甲硝唑泡腾片。

指导阴道用药的滴虫阴道炎病人在放药前,用酸性溶液灌洗阴道后将药品送入阴道后穹隆部。

甲硝唑可透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孕20周前的滴虫明道炎病人禁用此药。

滴虫阴道炎的治愈标准及随访要求是:在月经干净后复查,连续3次滴虫检查阴性者为治愈。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其80%~90%由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

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寄生于阴道、口腔、肠道的条件致病菌。它适宜在温度为25~40°C,酸性、潮湿环境中生长。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阴道内糖原增加,阴道pH值下降或性激素水平增高时,均可引起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常见于妊娠、糖尿病病人及大量接受雌激素或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呈豆渣样。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体征表现为外阴有抓痕,黏膜有白色膜状物,急性期可见糜烂及浅表溃疡。

悬滴法是指将阴道分泌物涂片滴入10%KOH,镜下找孢子和假菌丝,其阳性率为60%。

革兰染色法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首选的检查法,阳性率为80%。

难治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检查多采用培养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局部用药首选2%~4%碳酸氩钠溶液坐浴或冲洗阴道并阴道上制霉菌素片。

细菌性阴道病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它的自然病史表现为自愈性或复发性。

10%~40%的细菌性阴道病病人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诉白带增多并有难闻的臭味或鱼腥味;可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细菌性阴道病病人体征有白带为均匀一致的量较多的稀薄白带,阴道黏膜无红肿或充血等炎症表现。

细菌性阴道病氨试验中,将阴道分泌物涂抹在玻片上,滴1~2滴KOH产生烂鱼样腥臭味即为阳性。

将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涂抹在玻片上,滴1滴生理盐水混合后,高倍显微镜下寻找线索细胞,当线索细胞20%时为阳性。

细菌性阴道病病人采用全身用药时,可口服甲硝唑连续服药7天。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自然绝经及卵巢去势后妇女。

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萎缩变薄,乳酸杆菌减少,阴道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下降,引起致病菌的侵入和繁殖,而引发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症状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呈稀薄淡黄色或血性白带,外阴瘙痒,灼热感及尿频、尿痛、尿失禁等。

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检查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白细胞及基底层细胞,无滴虫及念珠菌。

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可以使用1%乳酸或0.1%~0.5%醋酸液冲洗阴道每日1次,以增加阴道內酸度。

婴幼儿阴道炎是由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链球菌、淋菌、滴虫等病原体通过患病母亲或保育员的手、衣物、浴盆、毛巾等引起的炎症,多与外阴炎同时存在。

婴幼儿阴道炎临床表现为外阴痛痒,患儿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手抓外阴部。分泌物增多,外阴、阴蒂、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部分患儿伴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婴幼儿阴道炎可采取阴道分泌物检査找滴虫或白色念珠菌。

初级护师

羊水量异常

凡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超过m,称为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的病因中,胎儿畸形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上消化道畸形最为常见。

急性羊水过多较少见,多发生于妊娠20~24周。

慢性羊水过多较多见,多发生于妊娠晚期,羊水可在数周内逐渐增多,多数孕妇能适应。

经诊断为羊水过多合并胎儿畸形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羊水过多的孕妇应卧床休息,摄取低钠饮食,减少增加腹压的活动,以防胎膜早破。

腹膜穿刺放羊水时应避免速度过快、量过多,1次放水量不超过ml,放羊水后腹部放置沙袋或加腹带包扎以防血压骤降。

妊娠足月时羊水量少于ml者,称为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的病因中,胎儿畸形以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最多见。

羊水过少临床表现:孕妇于胎动时感觉腹痛,检查时发现宫高、腹围小于同期正常妊娠孕妇,子宫的敏感度较高,临产后阵痛剧烈,宫缩不协调,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

羊水过少孕妇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定期测量宫高、腹围、体重,判断病情进展。

心脏病

总循环血量的增加引起心排出量增加、心率加快,易使患心脏病的孕妇发生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分娩期是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最显著的阶段,也是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根据病人所能耐受的日常体力活动可将心功能分为四级。

心功能ll级表现为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体息时无自觉症状。

早期心力衰竭表现为:①轻微活动后即有胸闷、心悸、气短。②休息时心率超过次/分。③夜间常因胸闷而需坐起,或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④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心排出量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

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严重者有哮鸣音即心源性哮喘、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竭呼吸困难最严重的表现。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临床表现为主。

心脏病孕妇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及严重的感染。

心脏病孕妇凡不宜妊娠却已怀孕者,应在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术;妊娠超过12周者应密切监护。

对顽固性心力衰竭孕妇应在严密监护下行剖官产术终止妊娠。

心功能l~‖级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应在妊娠36~38周入院待产。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应预防心力衰竭,保证孕妇每天至少10小时的睡眠且中午宜体息2小时,体息时采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应取坐位,双腿下垂;或立即高流量加压吸氧,可用50%的乙醇湿化,并按医嘱用药。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期应观察子宫收缩、胎头降及胎儿宫内情況,第一产程,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各1次,每30分钟测胎心率1次。第二产程每10分钟测1次上述指标或持续监护。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期应严格无菌操作,给予抗生素治疗持续至产后1周。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胎儿娩出后,为防止产后出血,可静脉或肌内注射缩宫素。

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宜再妊娠者在产后1周做绝育术,未做绝育术者应严格避孕。

主管护师

护理人员的自身职业防护

护理人员的自身职业防护包括: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做好预防感染的宣传教育、强化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

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护理人员感染的监测。

处置血液和血液污染的器械时应戴手套或采用不直接

接触的操作技术,谨慎地处理利器。

被抗原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利器楲刺破皮肤或溅污眼部、口腔黏膜者,应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以防感染发生。

对从事高危操作的工作人员,如外科医师、监护病房护士以及血液透析工作人员等均应进行抗乙型肝炎的免疫接种。

甲型肝炎和成型肝炎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消毒中,对室内地面、墙壁、衣物、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及其容器、餐(饮)具、食物、家用物品等的消毒,可采用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消毒中,不耐热的衣物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方法消毒(1g/m3),或置入环氧乙烷消毒柜中,浓度为mg/L,温度为54°C,相对湿度为80%,消毒4~6小时。或压力蒸汽灭菌。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消毒中,废弃物应焚烧。

星恒护理网络贵宾班,30小时在线集中训练,考点、习题穿插讲解,全程只提供干货!0基础考生也能一次通关!现在报名,赠送押题密卷!

.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dgc.com/wyycs/10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