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也可致外阴病变:
3.外阴上皮内瘤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intraepithelialneoplasia,VIN)是由于鳞状细胞不典型增生导致的外阴癌前病变,根据年国际外阴阴道疾病研究学会提出的分类方法,可分为常规型VIN(uVIN)和分化型VIN(dVIN)。总体而言76.3%的VIN病变为HPV阳性,主要的高风险HPV类型是HPV16,其次是HPV33和HPV18。uVIN是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HPV阳性率约为86.2%,多见于年轻女性,可引起基底细胞鳞癌和疣状鳞癌;而dVIN与外阴皮肤慢性炎症(如外阴硬化性苔癣和慢性单纯性苔癣)相关,HPV阳性率仅为2.0%,通常发生于绝经后妇女,是角化性鳞癌的癌前病变。
4.外阴癌
外阴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女性所有生殖器恶性肿瘤的4%,约有60.0%的外阴癌病例发生在较发达的国家。在一项关于外阴癌及VIN中HPV感染类型的Meta分析显示,HPV阳性率在外阴癌疣状病变中为76.5%,在基底样病变中为84.0%,在角化病变中为13.2%,且这符合疣状及基底细胞鳞癌与HPV有更高的相关性的这一结论,HPV阳性的外阴癌中以HPV16最常见,其次分别是HPV33和HPV18。在所有组织学类型中,角化型外阴癌为最常见类型(约占60%),多见于老年女性,并与HPV相关度较低。在另一项Meta分析中显示,与HPV阴性的外阴癌患者相比,HPV阳性的外阴癌有更高的生存率以及较低的复发率。因此HPV感染状态可能在预测外阴癌患者的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于“西交一附院妇产科”,版权均为西交一附院妇产科所有,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