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怀孕的女人是最幸福的,可是十个月的“皇后”也是很“脆弱”的。
阴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的阴道环境发生改变,变得十分“脆弱”,任何病菌都可能趁虚而入。于是,阴道炎成为了不少准妈妈为之困扰乃至担忧的一个问题。
女性的下生殖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而常见的阴道炎大概有三种:“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
孕期,阴道内发生了什么?
孕妇与非孕女性阴道内菌群存在稳定性和多样性方面的差异。
即使是平时没有“阴道炎”的女性,怀孕以后也会出现白带增多,颜色会比平时深一些,有时会有异味,甚至伴有瘙痒。对于白带增多不必过于担心,多数是正常的孕期生理表现,只有白带增多伴有异味或瘙痒出现时,才应该去怀疑生殖道感染。
研究发现,孕妇阴道内菌群的组成在孕期会发生改变,但总体比非孕女性更稳定且缺乏多样性。孕妇阴道内四种优势乳酸杆菌属数量增加而厌氧菌数量则减少。晚期妊娠,阴道内菌群与非孕女性阴道内菌群相似。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孕期阴道内菌群的高稳定性可能更利于生殖健康。孕期阴道内优势乳杆菌不仅可能在建立新生儿上消化道内微生物群方面发挥一定作用,还可免于引起早产时上行性感染的发生。
大多数研究已经证明阴道和胎盘微生物状态不良与早产相关。最新研究发现,增加怀孕期间阴道微生态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丰富的乳杆菌防止阴道上行感染。如果干扰以乳杆菌为主的阴道微生态平衡可能导致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生从而增加早产可能性。
孕期常见阴道感染疾病如何治疗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虽然很多的医生也在这么说,但“霉菌性阴道炎”是通俗的说法,正规的说法是: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请注意,是V-V-C,不是W-C。
VVC比较常见,因为念珠菌是阴道的常见寄生菌,是属于阴道的“原住民”,在所有女性中,大约有20%有念珠菌寄生,在怀孕女性当中,念珠菌寄生的比例为30%,多数女性在一生中会至少会有过1-2次的VVC感染。
有念珠菌寄生并不意味着会导致有症状的VVC,只有在导致念珠菌异常增殖的致病条件出现时,才会导致阴道炎症的发生。
1多数的孕期VVC发生在中孕期和晚孕期
怀孕以后女性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改变,雌激素水平明显上升,阴道上皮细胞的糖原合成明显增加,这些因素均有利于念珠菌的快速繁殖和生长,所以怀孕以后出现有症状的VVC的几率会增加。
一般认为,孕期有症状的VVC不会明显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羊毛膜绒膜炎的发生率。但是,对症状明显的VVC还是可以进行治疗的,有白带增多也就算了,有豆渣样白带也就算了,瘙痒会很难受的,辗转反侧,寝食难安呐。
2
孕期VVC治疗的原则和非孕期有所不同
?非孕期VVC的治疗原则是消除致病因素,抗真菌治疗和恢复阴道正常菌群;
?孕期VVC的治疗原则是阴道局部用药,短疗程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不会采用长疗程治疗,也不是以根治为目的。
在不管在哪个孕周,只要诊断了VVC,就可以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大家会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阴道用克霉唑,特别是长效的克霉唑,一旦症状控制了,就可以停药了。在一些欧洲国家,医生会选择在妊娠36周左右再进行一个短疗程阴道局部用药,目的是“清洁产道”,减少经阴道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时感染念珠菌的概率。
由于临床上常用的生理盐水法白带检查对念珠菌的检出率并不高(只有不到50%),所以只要有典型的症状,看到豆渣样白带,即使白带检查没有发现念珠菌,也可以尝试局部抗真菌治疗,往往效果明显。
由于克霉唑的主要作用是杀灭真菌,本身不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通常在用药2-3天以后,才会随着念珠菌数量的减少而缓解瘙痒症状。如果外阴瘙痒得厉害,可以在外阴局部使用一些外阴洗液或者是局部的抗真菌止痒药膏,但是不建议用这些洗液冲洗阴道。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
BV是以阴道乳杆菌减少或消失,相关微生物增多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与盆腔炎、不孕不育、流产、妇产科手术术后感染、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和产褥感染等发生相关。
1如何诊断?
无症状者约占1/2。有症状者表现为分泌物增多伴腥臭味。PV:外阴阴道粘膜无明显充血等炎症反应,阴道分泌物均质,稀薄。
?诊断标准:下列四项临床特征中至少三项阳性:线索细胞阳性(必备),氨试验阳性,阴道PH>4.5,均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
2
孕妇期和哺乳期治疗
?治疗指征:有症状的患者,妇科和产科手术前的患者,无症状孕妇。
?妊娠期首选方案:甲硝唑mg,Po,Bid×7d。替换方案:氯洁霉素mg,Po,Bid×7d。妊娠期应用甲硝唑需执行知情原则。
妊娠期滴虫阴道炎(TV)
TV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而引起的阴道炎性疾病,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妊娠期滴虫阴道炎可造成不良妊娠(胎膜早破、早产、婴儿低出生体重)。
1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多变,不能依据单项症状和体征判断。可通过悬滴法找到滴虫培养,若为阳性即可确诊。
2
如何治疗?
?有症状者:CDC推荐单次口服2克甲硝唑。(甲硝唑为孕期B类药,替硝唑为孕期C类药)。
?哺乳期:服用甲硝唑期间及用药后12-24h内停止哺乳,服用替硝唑期间及停药72小时内停止哺乳。
?无症状者:建议无需筛查和治疗。
?性伴侣治疗:性伴侣同时治疗,并且避免性生活至治愈为止。
?随访:对治疗后无症状者或开始无症状者无需随访。
提醒
因个体差异,为保证胎儿的足够安全性,如怀疑患上阴道炎,医院经医生确诊后,遵医嘱进行用药,切勿私自判断、私自用药。
声明:文章系本平台授权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供稿请发送邮箱:xiayanqiuibabygroup.cn来源
复医院、段涛大夫等综合整理
精彩推荐
??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