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需氧菌性阴道炎临床及微生态特征,并行治疗随访,为需氧菌性阴道炎的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医院年1月至年4月门诊就诊的例需氧菌性阴道炎,行阴道微生态评价,随机分组行药物治疗(一组口服左氧氟沙星,二组口服头孢呋辛,三组口服淀粉胶囊)并随访,停药后7~10d再次评估。
结果患者年龄呈近似正态分布(P=0.>0.05),阴道分泌物pH值以≥5.1为主(90.0%),优势菌可为G+球菌(45.8%)、G-杆菌(32.5%)、G+杆菌(21.6%)。经治疗随访,一组、二组的症状、体征总体均有明显改善,阴道微生态恢复正常比例(35.1%、31.5%)显著高于三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疗效行Radit分析,一、二组均较三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改变表现为pH值升高、优势菌改变等,口服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呋辛较对照组对需氧菌性阴道炎症状改善好,有效率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选择。
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
学术菌温馨提醒:如需查看原文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更多往期精彩文章,可在导航栏“学术汇”中查看!
?
赞赏